签到
EN

刘少波:以创新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101浏览
2022/04/11 06:19发布
金融科技研究
金融科技研究
专家解读——刘少波:以创新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教 授 观 点

 

实现发展阶段的转变取决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科技创新无疑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和最根本的推动力量,从总体看,创新是求解高质量发展相关重大问题的最优路径。

 

 

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同时,再次重申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以来,高质量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国正逐步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但实现发展阶段的转变并非是一个自然而然甚至是轻而易举的过程,它取决于一系列复杂因素,对于高质量发展而言,科技创新无疑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和最根本的推动力量。

 

从总体看,创新是求解高质量发展相关重大问题的最优路径。高质量发展涉及一系列重大主题,这些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真正解决好,以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为例,必须通过创新实现新产品、新业态和新产业的不断迭代,必须通过创新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必须通过创新增强供应链黏性并实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广东作为全国最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具有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子的优势。面向未来,广东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以创新驱动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一、加强基础研究,着力原始创新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模式大致按照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路径演进。中国的创新模式也基本如此。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R&D经费占GDP之比达2.40%,根据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20年中国的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第12位,2010年为43位。

 

所有这些表明,我国的技术进步水平与发达国家显著缩小,继续依靠引进和模仿进行创新的路径已经不通,必须更多依靠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更多实现科学层面而不仅是技术层面创新,以科学层面创新驱动更多技术创新。这一点对广东来说尤其重要。

 

广东这些年来创新势头迅猛,但主要偏重应用层面,在基础研究和科学层面的创新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也不及国内京沪等地,R&D经费总量不小占比也不低,但其中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明显偏低。

 

从长远看这会越来越制约广东的创新水平,也很难真正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为此:

01

要深刻认识创新模式演进的内在规律,及时转换创新模式,努力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大力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原始创新和引领创新;

02

要动员和组织优势力量,瞄准国际前沿国家需要适合广东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攻关,产生更多从“0到1”的突破,特别是对“卡脖子”技术进行强力攻关,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或先进的成果;

03

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力争实现更多基础研究层面的突破,以基础研究突破带动应用研究突破,为创新强省建设打下厚实基础。

 

 

二、加快推进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较强劲的创新氛围,科技创新势头迅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端创新型人才,聚集了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建设了一批高水平高级别的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形成了众多国家级高新区和新的产业集群,这里越来越成为世界级的科技资源集聚高地和配置中心

 

因此,大湾区具有相当完备的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但要真正成为引领全球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高地,仍需做大量工作。

 

其关键有三:一是准确把握创新的正确方向,二是有效整合三地力量,三是更多吸引全球资源包括一流人才、经费投入以及尖端实验设施。

 

为此:

01

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规律,科技发展史表明并非任何创新都产生正面效应,把握创新的正确方向至关重要;

02

要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构建三地科研共同体,畅通人员、经费、实验室等资源的优化配置;

03

要大力推进三地优势科研力量的深度合作,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以及颠覆性技术;

04

要大力引进全球战略性领军人才、顶尖人才和一流人才,大力吸引全球风投创投资本,吸引国际一流实验室落户大湾区。

 

 

三、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科技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最终是为了形成产出。创新的参与者众多,但只是完成科技创新的某个环节,只有企业才能完成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到产品产出的全过程。

 

在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与经济应用严重脱节,大量科研成果的价值仅仅体现在为科研人员自身带来某种形式的荣誉。

 

因此创新主体必须也只能是企业,特别是从高质量发展角度讲,没有企业应用科研创新成果最终形成高质量产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就行不通。因此,要激励企业大力进行创新。

 

一方面,创新内生于企业家精神中并且是其根本特质,只有企业家精神才能使企业永远将创新作为一个过程并自觉成为创新主体,为此必须大力培育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

 

另一方面,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通过创新使自己的经营成本低于社会平均必要成本以获取超额利润是企业的最高境界,为此要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确保创新的超额利润;

 

再一方面,政府应通过经费支持、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减少基础研究与成果应用严重脱节的现象,同时要大力加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四、率先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随着广东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和引领创新的转变,现有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因基于规避风险的内生性特质而难以给予创新有效金融支持,导致创新活动的资金供给与需求明显不匹配。

 

我们的一项研究表明,2021—2025年五年广东创新中的最低金融缺口为6210多亿元。这个缺口意味着在现行银行主导的金融供给结构下无法满足资金的需求,同时意味着要解决这个缺口必须改变现行的金融结构,使现存于银行系统的资金更多流向资本市场,或者说使社会资金的更大份额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配置。为此必须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一,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获得金融供给。

 

一要充分利用我国证券发行实施注册制,资本市场融资的便利性和融资效率显著提升的契机,支持鼓励更多省内企业进行IPO融资。

 

二要大力发展风投创投市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重要风投创投中心之一。我们的研究表明,广东创新过程的早期包括种子期和初创期的融资供给更为缺乏,因而要大力支持服务于创新发展早期的各种投融资活动,大力发展天使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形成一个活跃和发达的风投创投市场。

 

三要鼓励创新型企业积极利用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创新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发行双创债,完善创新企业发行债券的增信机制和偿债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支持第三方企业或非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创新企业提供担保、扩大创新企业质抵押资产范围等。

 

四要加强广东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树立上市公司的“广东品牌”。

 

 

第二,使银行系统通过创新金融供给在支持科技创新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如何在支持创新与遵循银行经营准则之间求得平衡,关键在于银行系统要创新金融供给。

 

一是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规避风险载体,使商业银行也可以以这些产品为载体进行贷款。

 

二是创新风险补偿机制。从近年一些银行的探索实践看,一个可行的方案是由政府财政、类似园区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管理部门出资设立一个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一旦银行对创新企业的贷款发生损失,则由这个基金承担50%。

 

三是创新投贷联动机制。“投贷联动”一方面可以实现银行业的资本性资金早期介入创新型企业,另一方面还可通过信贷投放等方式给企业提供另一种资金支持。四是创新内部支持机制,包括对创新型企业实施独立的授信条件、独立的风险容忍标准、独立的利率控制策略等。

 

第三,运用金融科技促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手段可以缓解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推动实现金融普惠以及改善金融交易安全性。

 

因此,必须大力借鉴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通过运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充分揭示公司的特质信息,运用金融科技重塑银行体系信用生成机制,发挥金融科技机构在金融供给中的积极作用。

 

教 授 简 介

 

图片

 

 

刘少波教授
现任职务: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五十人论坛会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暨南大学南方高等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暨南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资本市场与证券投资、公司治理与公司金融、风险投资

内容来源:公众号Fintech50,侵权必删。

金融科技研究
金融科技研究
文章19
·
总浏览量2953
最新文章
更多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主办】第三届智能计算与下一代网络国际会议(ICNGN 2024)
杜金桐
3
浏览
【征稿-EI检索】第五届新型功能材料国际会议(ICNFM 2024)
杜金桐
14
浏览
智领未来 元启新篇|南京江宁AIGC与元宇宙产业发展论坛暨元宇宙供需对接大会成功举办
杨展
2238
浏览
前沿科技盛会:南京AIGC与元宇宙论坛引爆行业新风向!
杨展
33355
浏览
顶刊JDE | 外资冲击波下的质量危机!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滑是为哪般?
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48
浏览
【EI检索】2024年第一届先进能源材料、能源器件与能源系统国际会议(AEMDS 2024)
杜金桐
15
浏览
热门用户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300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300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40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1185
浏览
绿色信贷能否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于中国的准自然实验
创新研究
·
878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765
浏览
研究方法 | 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大全!收藏
周舟
·
762
浏览
数电票的26个问题,税局统一回复!
张俊熙
·
758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682
浏览
“特斯拉”打败了“星巴克”
张子瑞
·
669
浏览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方法
周舟
·
659
浏览
银行纷纷入局数字藏品赛道,什么信号?
李杨杨
·
629
浏览
会议预告|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一期,邀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会议动态
·
332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