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博士仅用2周投中了篇论文,戏耍157家期刊,被Science报道!

38浏览
2022/02/28 06:00发布
苗浩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生
苗浩然|发布一篇文章——博士仅用2周投中了篇论文,戏耍157家期刊,被Science报道!

科研人“开脑洞”,可以达到什么境界?

 

大概就是能从一本正经的实验过程,得到天马行空的结果吧,例如:

 

实验:为追求一个女生,去了牛津读书

结果:女生分手了,但拿到了牛津的博士学位

 

实验:从Sci-Hub获取全世界2800万次下载记录

结果:写了篇《谁在下载盗版文献?每个人》的论文......

 

图片

 

以上这些个角度清奇的实验,均来自牛津大学分子生物学一位“大名鼎鼎”的博士——博安农,他同时也是Science和Wired的撰稿人

 

他以“脑洞大开”活跃于科研圈,致力于做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件,其中最为知名的就属明目张胆地进行“学术造假”一事:

 

他苦心孤诣地用假名、假单位将一篇粗看可信、实则纰漏连连的假论文投给全世界304家开放出版期刊(Open Access),竟然有157家期刊“上钩”,不乏大牌出版社和学术机构,最终他揭露骗局时甚至被Science公开报道,他自称这是篇“只要有高中化学基础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错误”的论文,却被媒体众星捧月。

 

这背后,是“道德的沦丧”(开放获取期刊的失败)还是“人性的泯灭”(同行评议体系崩溃)?

 

与此同时,他借这场行为艺术,试图将搞科研离不开钻研文献这件事,深深刻进普罗大众的DNA里,最终给无数人上了生动(啪啪打脸)的一课。

 

毕竟“脑洞很大”的科研人,大概率从日常行为就能略知一二:

 

图片

躺在上面穿蓝衣服的就是博安农  图源:中国青年报报道

 

虚构作者拒绝157家学术期刊

被Science报道事件始末

 

如果你与审稿人,经过17封往来的论文返修邮件后,终于被日本著名神户大学的学术期刊接收了,你会义正词严地拒绝发表吗?想想也没这么“荒诞”的操作,但博安农竟然这么做了!

 

他化身论文作者“柯班齐博士”,国籍来自鲜为人知的“厄立特里亚”,抛出的研究主题不是“黑巧克力有助于减肥”,就是“地衣提取物有抗癌价值”,这样大众喜闻乐见的结论,引得157家学术期刊抛来橄榄枝。

 

他提出“黑巧克力有助于减肥”这一研究课题,从实验到见刊都充满了戏剧性:

 

实验收集数据:靠在推特发广告召集15名志愿者来吃3周黑巧克力

 

统计分析:找个了是金融分析师的朋友,边喝酒边讨论一周搞定;

 

得出研究结论:黑巧克力组相比对照组减重更多、减肥速度更快,且健康自评分数更高,这个实验共15个人参与,论文中写到“经统计检验,差别显著”;

 

投稿学术期刊:选中了《全球医学研究期刊》(Glob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给该刊交了600欧元的版面费,最终2周搞定见刊

 

undefined

 

随后,他找来多家媒体报道自己,还贴心帮一众媒体写好通稿,结果没有人质疑也不联系作者,只是大肆宣扬这一研究结论。

 

图片

图源:微博@果壳

 

直到《科学》杂志的一篇报道,才真相大白!

 

原来,这一切都是博安农所做的“钓鱼实验”。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那篇学术论文的真实水平了——“只要有高中化学基础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错误”。论文署名和供职机构都是博安农自己杜撰的。

 

投稿期间,这篇“钓鱼”论文被157家期刊接收,其中98家期刊被他拒绝,20多家杂志编辑说论文依然在under review中,然而假论文依旧被接收了。

 

图片

Science当时报道的内容

 

如博安农所愿,这场全球“钓鱼”引起了学界的重视。

 

2002年左右,开放存取期刊的概念被提出,人们希望构建一个真正服务于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学术期刊出版体系,打破大型商业出版集团对学术版权的垄断。

 

不同于传统期刊,开放存取期刊不受版权的限制获取和使用所发布的文献,文章的版权归作者保留。一般都是由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获取。论文质量的把关则与传统期刊相同,采用是同行评审制度。但部分开放存取期刊以学术之名敛财,因此引出了博安农此次的社会实验。“上钩者”有60%完全没有对文章进行同行评审,其中不乏大牌出版社和学术机构。

 

 

他是如何骗过学术期刊的?

 

 

由于没有人质疑他的研究结论,博安农最后只好自己揭穿其中的漏洞:样本量太少。

 

并补充说到,其实只要随便Google一下,就会发现论文作者所在单位“饮食与健康研究大学”(University Institute of Diet and Health)根本就不存在。如果找个靠谱的科学家读一遍论文,就会发现结论根本站不住脚。

他在揭露骗局时,指出了自己“成功”的秘诀:“一条肮脏的科学小秘密:假如你在一小群人身上测量一大堆数据,你基本上肯定能得到‘统计上显著’的结果。”

 

这句话,直接“点燃”了学科之间的共通性。石墨烯灌水现象,也算是学术圈的“老套路”了图片

 

曾经就有这样一位科研人,以“硬核”吐槽的方式,用便宜的鸟粪来掺杂石墨烯,来证明如果掺杂多种元素,同样能提升石墨烯的电催化性能,成功发了篇顶刊论文。

 

2020年1月14日,捷克化学技术大学Martin Pumera团队在顶级材料学期刊ACS Nano 在线发表题为“Will Any Crap We Put into Graphene Increase Its Electrocatalytic Effec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了鸟屎处理的石墨烯,确实使石墨烯比未掺杂的石墨烯更具电催化性。

 

图片

图源:差评君整理

 

要知道,这可是一篇正经发在世界纳米材料权威顶级期刊ACS NANO的评论文章(perspective)!并且,ACS NANO可是美国化学协会旗下的顶级期刊,影响因子高达 13.903 。

 

论文发表之后,不少学术圈人士纷纷点赞,认为作者意在讽刺当前石墨烯学术圈浮夸的灌水现象,以正学术风气。

 

图片

 

最后,博安农是想借这篇“钓鱼”论文告诉大家:

 

如果你想报道科学,你必须学会如何读论文,必须愿意花时间脑力去真的读论文,必须秉持着追求真实之心,近乎苛刻地审视每个结论是否真能成立。

 

再补充一句,开头追女孩的实验来自博安农的真实经历,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就读牛津最初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位在此读书的姑娘......所以说,不管科研还是生活,都要拿出一份魄力,今天又是满怀希冀的一天~

 

*本文摘自公众号学术志 ,侵权必删。

苗浩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生
文章137
·
总浏览量62921
最新文章
更多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主办】第三届智能计算与下一代网络国际会议(ICNGN 2024)
杜金桐
4
浏览
【征稿-EI检索】第五届新型功能材料国际会议(ICNFM 2024)
杜金桐
14
浏览
智领未来 元启新篇|南京江宁AIGC与元宇宙产业发展论坛暨元宇宙供需对接大会成功举办
杨展
2238
浏览
前沿科技盛会:南京AIGC与元宇宙论坛引爆行业新风向!
杨展
33355
浏览
顶刊JDE | 外资冲击波下的质量危机!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滑是为哪般?
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48
浏览
【EI检索】2024年第一届先进能源材料、能源器件与能源系统国际会议(AEMDS 2024)
杜金桐
15
浏览
热门用户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300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300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40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1185
浏览
绿色信贷能否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于中国的准自然实验
创新研究
·
879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767
浏览
数电票的26个问题,税局统一回复!
张俊熙
·
763
浏览
研究方法 | 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大全!收藏
周舟
·
762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682
浏览
“特斯拉”打败了“星巴克”
张子瑞
·
670
浏览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方法
周舟
·
660
浏览
银行纷纷入局数字藏品赛道,什么信号?
李杨杨
·
631
浏览
会议预告|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一期,邀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会议动态
·
332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