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供应失衡与需求下降--浅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走向

9浏览
2022/06/28 13:01发布
疫情经济研究
疫情经济研究
这篇文章带你看当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供应失衡与需求下降--浅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走向
供应失衡与需求下降--浅论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走向
经过两年多的疫情时代,这个世界的表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所谓表象,指的是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呈现出来的经济发展形势。虽然这些发展形势的改变都是因为疫情引发的,但我们还是把它称之为表象。因为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并没有变。疫情不过是导致各种趋势加速的一个因素。比如俄乌战争的爆发,这就是人类社会最本质的因素之一所导致。对安全的依赖,财富的渴望以及人类的其他形式的欲望,既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也是导致世界不稳定的因素。而恐惧不是,恐惧只是一种人类的短暂性临时应激反应,并不会成为这个世界向前的主流因素。人们对于疫情的反应,就属于恐惧的一种。
虽然各个国家都在遭受后疫情时代经济下滑的折磨,但真正能够改变自己并影响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也就只有那么几个,比如美国以及它所在的北美地区,中国以及他所在的东亚地区,欧洲地区。这是世界上的三大经济及产业中心。他们的表现不但事关自身发展额度增长或下跌,也对全球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走向,这三个地区的走势是最具有参考价值的。
欧洲其实现在不怎么需要分析,因为它目前的经济走势和俄乌战争搅和到一起了。这让欧洲的经济在未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目前欧洲各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如火如荼,但根据我们从二战时得到的经验,欧洲人投降【应该是服软】起来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希特勒能够快速占领欧洲全境,并不是因为他的闪电战术多么的高超,而是欧洲人的投降速度出乎意料。这其中,目前的欧洲领头羊法国最有经验。而按照目前欧洲的能源保障程度以及俄乌战争带给欧洲稳定的巨大压力,在这个冬天来到之前,德法两国就应该要硬性重启《明斯克协议》了。
但能不能重启成功并不是欧洲人说了算,而是普京说了算。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之外的域外国家并不见得希望这场战争尽快结束。欧洲虽然是老欧洲,但肉还是紧实的,骨头还是有髓的。域外国家对于交战双方的战争能力支撑,足以让欧洲在今后一两年内都会感到生不如死。如今,英国已经开始爆发罢工潮了。接下来,法国,德国以及一些承受能力更差的欧洲国家一定也会风起云涌。
综上,目前欧洲这个样本不具备分析意义。
而来自美国的经济危机我们称之为供应失衡。也就是说,美国人不是没钱,而是有钱买不到东西。但美国人之所以有钱并不是因为它利用产业赚取了相应的货币,而是它开动了印钞机,实行了为期两年的货币超发,并把这些钱打着疫情救助的名义发放到了社会。凭着这一招,美国平安度过了2009年的次贷危机。当时的美国政府纠集美联储也是这么做的。利用超发的美元向全球购买物资,把通胀无声无息的外溢到全球,让全世界人民为此买单。这一次,从特朗普到拜登,他们一脉相承,如法炮制。为什么两个看上去截然不同的政客会采取同样的避险手段?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一招太好用了,太省事了,也太容易搜刮全球财富了。没有危机的时候,美国都在一直这么做,何况如今有了危机,需要采取应急处理了呢。
但是这次似乎和十几年前不一样。上一次只是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全球经济虽然受到很大影响,但生产力没有被影响。这就使得超发的美元可以很轻松地购买到自己所需的产品。再加上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对美国具备较强的对抗能力和对抗基础。【对抗能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实力不足,对抗基础则是因为那时候并没有特朗普在疫情前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从而使得中国方面在对抗美国时具有更强的民意为基础】,在这个世界没有领头对抗美国通胀外溢的国家时,全球各国就只能任由美元宰割。
但这一次,情况有了很大的不一样,因为疫情导致了全球经济产业的停滞,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全球唯一保持工业正常运转且经济保持健康正增长的大经济体只有中国一家。这就使得美联储超发的货币以及美国政府发放的美元流向非常单一--中国。这时候,中国就具备了较大的对抗能力了。这种单一流向的美元通胀别说中国不愿意接,就是愿意也接不住。因为这必然会导致国内的通胀高企。在这种情况下,拜登政府还坚持不取消特朗普时期实行的对华关税政策,简直就是神助攻。
有人会说这是拜登政府另有深意。因为作为一个玩金融,玩全球战略这么老练的国家,怎么可能会在这种基础性的问题上犯错呢?其实早在疫情发生半年之际我就开始写一些《孤岛》性质的文章,那就是在西方全面爆发疫情后中国成为产业孤岛,成为全球唯一的成体系产能供应国。所以,按说美国人不会不明白在这一点。但近期前美联储主席、现任美国财长的耶伦开始检讨自己对通胀的错误认知,以及美国总统拜登也开始说美国政府从一开始应对本次通胀时就犯了错误。这些美国高官们的言论足以证明,他们的确在本次通胀的处理问题上遇到了灯下黑。没有看清楚本次美国通胀的本质,所以,才让美国的通胀越来越高,终于高到如今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犯了错误。
由此想来,白宫贸易代表,那个叫做戴琦的华裔女子,她坚持绝不取消对华关税或者并不是出于她的专业知识,而仅仅只是出于她对于中国仇视的本能。在她看来,哪怕美国因此走上不归路,也绝不能便宜了中国。当然如果她扮演的是军统六哥这一角色,我一定会惊掉下巴的。而中国究竟需要不需要她所认为的那种便宜,其实两说。对于目前的美国通胀来说,中国输入更多产品来消化一部分美元,显然对美国是有益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这 对中国就有害。在当前美元主导全球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输出更多的产品,拿到更多的美元,是不是也可以就此购买更多的全球性资源呢?美元是美国人手里的镰刀,我们拿来一用不也是挺好的吗?这或者就是戴琦不肯取消对华关税的内因所在吧。只要不让中国好,哪怕拉着美国陪葬也无所谓。
只不过,在美国精英们的心中,美国是不会陪葬的。只要打开供应失衡这把锁,就能让美国逃出生天。而打通供应失衡,无外乎三条路,一个是加强自身的产业体系。这个太慢,来不及。另一个是寻找替代中国的供应基地,这个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太过繁琐,也很难真的搭成那个理想中的框架。那么最后一个就是干脆取消对华关税,然后和中国谈判,最终构建共赢模式而不是竞争模式。这是拜登当局正在犹豫的。
供应失衡导致美国通胀高企,而解决办法放在眼前,却又是美国人绝对不愿意去做的。美国需要中国成为自己控制下的全球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足以和它分庭抗礼的合作者。而且,这个合作者身份在如今的中国,已经有很多人不愿意要来。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急吼吼的想要,这就是我们的内部纷争所在。
于是,问题来到了中国。如今的中国也面临难题,但我们的问题不是供应失衡,而是需求下降。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全球经济在疫情的影响下,导致中国产业转型的困难。从主打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均衡第三产业的发展。如今,中国的第三产业遭受到严重的疫情影响,导致很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面临收入下降甚至失去收入。由于疫情防控,我们目前不能开放外部服务收入行业。【旅游,航空等】,而且国内的第三产业内循环也面临严峻挑战,这就导致我们的内需消费出现了缺口。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扩大产品出口,以第二产业的收入补第三产业的不足。第二则是有序放缓国内的疫情管控,实现第三产业内循环的恢复,这样虽然不能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可以保证很大一部分第三产业的就业人群得到最起码的经济收入保障。前天说过,一百块钱放进口袋就是死钱,而进入流通则成为活钱。如果在内循环模式下让活钱越来越多,是我们的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对来说,中美如今都面临难题,在欧洲经济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中美的经济走向事关世界经济的未来。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如何抉择,对谁都是一种考验,中美概莫能外。
但是除了经济问题,这个世界现在更加倾向的是政治问题。否则,美国政府就不会如此发疯,一方面在欧洲和俄罗斯对垒,一方面在亚洲和中国叫板。这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了。因为政治上的选择,已经让美国两党的脑子变成花岗岩了。
*文章来源于 盛唐如松
*侵权必删
疫情经济研究
疫情经济研究
文章74
·
总浏览量1373
最新文章
更多
上交鲍杨、武大李斌等顶刊JAR:机器学习可以检测企业欺诈吗?
学说观点
2
浏览
如何靠发表国际会议来成功保研申硕?
文晟
3
浏览
《金融研究》2023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前沿速递
5
浏览
【高录用/稳定检索】2023年算法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EIE2023)
文晟
7
浏览
2023年算法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EIE2023)
文晟
2
浏览
清华钱颖一院长: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学术前沿速递
15
浏览
热门用户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299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297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40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969
浏览
会议预告|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一期,邀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会议动态
·
3262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526
浏览
荒唐!Science论文作者P上自己名字,还写进简历里?
楚健
·
275
浏览
李开复:ChatGPT引发失业恐慌?这20种工作要避开!
我和ChatGPT有个对话
·
251
浏览
Top 100 Economics Blogs of 2023
学术小秘书
·
251
浏览
2022数字经济大会议程发布,邀您参会!
学术会议动态
·
212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211
浏览
于海龙 李成明丨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政策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和路径选择
经典论文回顾
·
183
浏览
TOP前沿: 文本分析方法必读实用指南! 基于文本即数据的机器学习!
经典论文回顾
·
18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