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怎样阅读经典:经典理论的两种读法

81浏览
2022/07/08 08:10发布
周舟
Princeton University
学生
周舟|推荐阅读本篇文章——怎样阅读经典:经典理论的两种读法

在《社会学概论》中,对社会学的定义界定为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从实质上来说,社会学研究就是对人类群体及其社会行为的研究。经历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探索,对于现如今的社会学研究者来说,目前的社会学学术研究图景在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杨清媚、张国旺教授主编的《社会学写作讲义》中有较为清晰的描述。之所以选择此书作为本文的理论参照,一是因为中国政法大学的社会学专业是该校较为突出的专业之一,也是建校时的三大学科之一,该校也是是全国重建社会学专业以来,较早成立社会学教研室和开设社会学课程的高校之一。其二,该书是针对社会学论文的专业写作教材,对于目前社会学的论文作者来说,无疑是一部从内容和形式上全面掌握社会学写作技能的优秀书籍。在该书中,所提到的社会学学术图景包含三大部分。第一是社会学理论,第二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是分支社会学。本文着重围绕“社会学理论”进行探讨。

 

社会学起源于法国,无论是在形成之初,还是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多经典的理论,包括以韦伯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的符号互动论,以斯宾塞、涂尔干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的结构功能论,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的社会交换论以及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批判理论。这些理论之所以经久不衰则是由于社会学家们则是以高屋建瓴的方式,借助极具洞察力的概念和范式,构建起对于文明与社会基本特征的抽象理解和认识,来完整表达在可长可短的某一历史时期,某些人类文明与社会之一般经验的总体面貌。研究者们需要结合这些经典理论建构对于文明、社会、时代的自我理解。因此,对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目前对于社会学的学术研究,较多倾向于经验研究,即针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做定性或定量的实证研究,而构建所研究的具体现象或事实范围内的概念,其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社会学理论的观照。而对于理论研究似乎有望而却步之感,尤其是对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的社会学研究者。原因可概括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首先,客观方面的原因在于相关理论与概念的本土化问题。由于西方的社会化理论已相对较为成熟,但西方理论的本土化问题仍然还有赖于更多的理论研究者跳出某一具体经验,而基于更宏大、更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社会整体图像或样貌进行研究,而这需要更具前瞻性的知识视野和学术胸怀。从主观上来说,也正是因为对西方社会学理论需要大量研读学习,培养社会学思考视角,而社会理论中涵盖的知识面广,基本概念较多,基础理论也较多,这便使得很多论文作者可能在学生阶段就对理论学习缺乏持续性的兴趣。他们再做社会学研究的时候更多基于功利性的思考,偏向于经验研究。经验研究相对来说可操作性较强,只是需要对具体现象、人物和事件做出切中肯絮的分析与思考;而不需要构建超出其具体研究的现象与时间范围的一般性概念。但是好的经验研究若没有打好理论基础的话,对于经验研究中的根本性问题的理论思考也会处于较浅层次。还有的论文作者想要提高经验研究的理论意义,将经典社会学理论作者的理论生搬硬套,将经验研究变成对经典理论的直接验证和说明。这就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尽管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研究,但这些经验研究在理论方面互相对话的可能性就会有些低。即便发现了现象或事实的根本性问题,也很难纳入到社会学的理论范式中去。

 

因此,无论是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来说,理论研究对于社会学领域的论文写作者,尤其是有了一定的科研基础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件有合理性和迫切性的事情。社会学的研究者需要不断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而需要做的则是退一步,回到经典理论本身去深入地理解前人。只有在对前人的经典理论做出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对于自身的学术研究才会有更深入地认识,学术方向才会更加坚定;从更宏大的角度来说,甚至还会对中国本土的社会理论研究做出相应的贡献。

 

而在实操方面,如何做理论研究,在《社会学论文写作讲义》中也有较详细地介绍。该书介绍了理论研究的叙事方式和相应的具体写作方式。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首先从叙事方式上介绍如何对经典理论进行相应的研究。该书中提到了两种经典理论的叙事方式。

 

一、字里行间研读法

 

第一种关于经典理论的叙事方式则是以列奥·施特劳斯为代表的字里行间研读法(Reading Between Lines)。施特劳斯向现代思想史家提出一个解释学原则:“思想史家的任务是恰如过去的思想家理解自己那样去理解他们,或者依据他们自己的解释复兴他们的思想。”因此对于经典的文本,需要从中推导出那些永恒不变的传统价值和基本观念;当然也有矫正理性主义者虚诞和狂妄的需要。回到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如何进行字里行间研读?在《社会学论文写作讲义》中有提到,随着人类思想的演进,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问题,将思想家的理论体系重新拆解和分割成一些单元观念,这是一种“分析化学”的方法。也是目前国内较为主流的理论叙事方式。接下来将以一篇范文为例,来展示此作者对该叙事方式的运用。

 

卢曼始终将“时间”视为社会系统理论的核心要素。从篇幅上来看,他对时间的诸多探讨也的确足以汇总成一部皇皇巨著。然而,卢曼从未对他自己的时间研究进行整理,因此学界对其时间理论既重视又困惑。本文尝试指出,卢曼的时间理论实际上并非全然一贯。在其系统理论发展历程中,卢曼曾将社会系统的构成元素从“行动”修改成“沟通”,时间也因而从原先的“发挥化约复杂性的功能”增添了“系统的存在所绽出的维度”这一面向。而这样一种修正过的时间理论既为社会学解决了“时间的社会性”与“社会的时间性”之间长久以来的矛盾,亦指出了当代社会唯有改革与变迁才能持续存在。

 

《时间的系统构成——卢曼社会系统理论中的时间概念》,社会学研究

 

该片段是范文的摘要部分,我们重在研究此文的叙事方式。我们可从作者的问题、研究过程(字里行间研读法的运用)、研究结论来体会其理论研究的方式。该文的理论研究对象则是卢曼社会系统理论中的时间理论,研究缘起于卢曼对时间概念的探讨在他三十年的社会系统理论研究中成果非常丰富,用文中的话说,则是“足以汇总成一部皇皇巨著”。但对于其理论内涵与重要性却未得到完整的梳理与讨论,使得其时间理论一直“宛若谜团”。因此,作者想要通过其散落在各个论文集和专书篇章中的时间研究主题和焦点,从三个方面解开卢曼理论的时间之谜。

 

第一,对于卢曼来说,为什么“一种新颖且极富难度的时间概念”的建立对于一个无所不包的社会系统理论乃至对于整个社会学来说会如此重要?

 

第二,卢曼时间理论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在多大程度上是一贯的(或是不一贯的) ?

 

除上述工作外,一项理论研究若仅对文献进行汇整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探讨卢曼的时间理论对当代的社会学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与贡献。

 

为了开展这三项任务,作者通过对社会系统理论的系统理论回顾,来逐步揭开谜团。首先,作者先对社会系统理论的一些概念进行了梳理,从而引出了与时间理念相关的一个重要议题“复杂性”。随后,通过“复杂性的时态化”“行动与时间”“沟通与时间”的理论探索,使得谜团一一得以揭开。既在“复杂性的时态化”的探索中说明了“时间概念对于社会系统的重要性”;通过“行动与时间”“沟通与时间”这两部分的理论探索,卢曼在建立其系统理论的过程中曾将系统元素从“行动”修改成“沟通”,作者便从其未形成体系的理论中发现,卢曼的时间理论“既不是完全的一致,也不是完全的断裂,而是在一贯的主旨上经过调整”,而正是在“他自己又从未交代保留了哪些说法,进行了什么调整”的前提下,作者通过理论探索,发现了卢曼在理论主旨上的调整。在最后的章节,作者还探索了其时间理论的当代价值。最为关键的是,通过与时下流行的其他社会学理论进行对比分析,还发现了卢曼时间理论的独特意义——不会存在时间社会学理论研究一直存在的“时间的社会性”与“社会的时间性”的矛盾。

 

通过此范文,我们可以得知,字里行间研读法在理论研究中的践行方式,可以是通过对经典理论的系统研究,在诸多纷繁浩杂的理论概念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发现理论中未成体系的理论点。

 

二、语境研读法

 

第二种关于经典理论的叙事方式则是以斯金纳、波考克、邓恩为代表的剑桥学派主张的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语境指的是概念产生的具体环境、背景和条件,它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历史的产物。斯金纳对思想史研究的方法通常被称为语境主义。斯金纳认为,要理解作者的作品,仅仅分析文本的内容是不够的,还有必要掌握作者在撰写文本时所做的事情。他指出:“任何陈述都不可避免地是特定场合特定意图的体现,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试图超越其特定背景来理解,都是天真的。”回到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如何进行将语境主义运用到理论研究中去?在《社会学论文写作讲义》中有提到,需要探寻概念含义的当时时代的语言结构,如新的话语模式如何克服和代替了旧的话语模式等。而国内很多社会学研究者的写作往往围绕产生某些思想的语境进行探索,包括某一时代的一套词汇、言论、话语、辩论及其反映出来的认知模式。再看下文示例。

 

在现代早期,随着现代商业社会的浮现和逐渐成形,人们对于商业这种新型生产生活样式有了全新认知,并以“康小姐”的隐喻将这种认知固化下来。它寓指商业任性善妒、迁变无常的特性,尤其是指工商业资本所具有的全球流动性,以及这种无常性和全球流动性对于现代国家治理所提出的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正是在应对“康小姐”所提出的严峻挑战过程中,作为一种新型知识样式和国家治理话语的政治经济学得以兴起。在其中,像荷兰、英国等新兴商业国家引人注目的崛起的原因得到了深入探讨,而商业与自由的关系也得到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

 

《商业、自由与现代早期的国家治理——一种思想史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该片段也是范文的摘要部分。该文贯穿全文的理论则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作者并未像上文的作者一样,以理论作为出发点进行“字里行间研究”,来获得某理论的“盲点”性内容;而是将理论还原为一种治理话语和视角,将《国富论》放到“荷兰奇迹”和“英国崛起”这两个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去窥视理论的深层次内涵。而探索该理论的现实背景则是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康小姐”这一语汇的出现。在应对“康小姐”即工商业资本的无常性和流动性的挑战中,作者对《国富论》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并在结论部分对其的深刻认识做了深入地阐释:

 

《国富论》并不是一部关于永久和平的著作,而是一部关于竞争性经济战略的著作。它意在表明: 任何民族国家,只要它进入到国际体系,并参与到国际竞争,那么除非它自甘失败,否则它必然要重视商业和贸易。而一旦重视了商业和贸易,那么它就会发现: 作为经济要素的商业和贸易,就会对政治提出反向的刚性制约,就会反过来约束并塑造国家对于政治体制的选择。因为为了实现经济增长,为了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民族的“伟大”和“荣 耀”,你将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政治擘画和制度安排,你将不得不引入最能促进经济增长的“规范政府” ( regular government) 和“自然自由的体系”。否则,民族的伟大和荣耀这种政治性的目标,便成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在这个意义上,贸易和商业上的竞争,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政治体制竞争。

 

通过基于语境的理论研读,我们可以发现,将经典理论放置到相关时代中去,深入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立足于时代特征、历史属性去思考理论,将视域打开,则会对理论的理解更全面透彻。

 

综上,本文主要探索了进行理论研究的两种叙事方式。一是对于经典理论可做字里行间“微言大义”的研读,而是深入理论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全面深入地探索。但需注意的是,对于论文作者来说,我们均不可禁锢于这两种较为普遍的叙事方式。还需立足于当下,立足于对当前的理解,回到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中去提出问题。

*文章来源科研写作研究所,侵权必删

 

 

 

研究方法 科研写作 理论研究

周舟
Princeton University
学生
文章171
·
总浏览量80041
最新文章
更多
共读经典,启智未来——尚悦小夫子与《论语》之旅
杨展
3350
浏览
【千帆竞发占潮头 百舸争流破浪行】中国企业正扬帆启航向深蓝进发 | 2024全球出海数智创新高峰论坛邀您9月论道
杨展
3360
浏览
Campbell Harvey教授:Web3觉醒: 解密去中心化金融(DeFi)与Web3的未来
学术会议动态
27
浏览
Daniel Rabetti | 区块链取证:揭示加密货币的黑暗面
学术会议动态
17
浏览
修大成 | 金融机器学习: 崛起、突破与局限性
学术会议动态
35
浏览
李鲲鹏 | 单一因子降维方法:理论与金融应用
学术会议动态
16
浏览
热门用户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300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300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39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1236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988
浏览
绿色信贷能否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于中国的准自然实验
创新研究
·
988
浏览
数电票的26个问题,税局统一回复!
张俊熙
·
956
浏览
“特斯拉”打败了“星巴克”
张子瑞
·
917
浏览
研究方法 | 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大全!收藏
周舟
·
884
浏览
《中央企业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已内部印发
楚健
·
840
浏览
银行纷纷入局数字藏品赛道,什么信号?
李杨杨
·
829
浏览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方法
周舟
·
727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70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