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还没听说?论文还能这样出版!

文字、数据、图表,在我们以往的文献阅读过程中,这些元素或许就是构成一篇文献的完全形式了。

(这不是月薪3000的我该考虑的问题.jpg)等等......让小科换个问题,作为作者,你有没有想过把一些特殊的东西加在论文里,与知识一同传播?(比如,从论文写作到放弃发表的辛酸泣泪史......此处省略3000字)

小声说,这个页面摆在眼前,你也一定和小科一样,第一时间先点开了视频,再看文献的吧!是埋头苦读文献的态度不够虔诚,还是对未知的东西都有些猎奇心理?
一文读懂增强出版,入门级!

增强出版是将与印刷版出版物内容一致的论文(根文献)及有关的附加材料(包括实验过程、调研素材、研究数据等相关信息)以数字化链接的方式嵌入论文章节,实现数字出版。
附加材料里的"等"字,大概和练习册答案页里的"略"字价值相同,内容不胜枚举,只能一言以蔽之,留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
发表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评价当归养血丸中阿胶投料情况》一文,附了多张图片.jpg和一条实验视频.mp4,视频以轻松愉悦的音乐背景展示了实验全流程。

发表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的《宁夏小麦种质资源粒重基因KASP标记检测及验证》一文,附了一份原始数据.xlsx,供读者查阅200余条参试材料及检测结果。

发表于《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期刊的《论仲裁救济制度之修正——针对<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讨论》一文,附了一条音频.m4a,作者本人将论文的内容与观点娓娓道来。




这一趴就涉及到增强出版的优点了,其实仔细想想,估计大家也能列出个四五六七八条,小科简单说三点,增强出版带来的是...(如果觉得内容太长可以只看本部分最后一句)
一篇成果诞生背后的「真实故事」
通过网络链接以及多媒体的描述手段,更充分地表达思想和成果,使得实验过程、数据透明化,保障研究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一些写不进论文但作者想说的「话」
根据创新过程中产生多种形态的成果,能够打破版面限制,将各种细节直观呈现,提高传播效果。
一条可供后续研究者共享的「路线」
将学术研究借助多重手段进行呈现,获取科学性、创新性认证,结果认可。使知识更易于应用、发展和共享,有利于指导实践,提高成果转化利用效率。
重点是,怎么实现增强出版?

或许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你还不知道原来写论文时那些看似边边角角、微不足道的素材也有平台展示,也能被更多人看到。增强出版链接的更是作者在论文发表过程中走过的路。
*本文摘自公众号CNKI知网 ,侵权必删。








学说观点

学术前沿速递

AIGC交流社区

未央网

毕宣

王凯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