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才能在管理学顶刊发表论文?看看《管理世界》的高产学者和重要论文!

近年来,国内高度重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作为中国的学者,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研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说平台将推出系列内容,展示我国经济金融管理领域顶级刊物的高产学者和重要论文,为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学者们提供借鉴。
本文旨在展示在《管理世界》发表论文最活跃的学者,创刊以及近十年来《管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论文。
《管理世界》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发表经济学和管理学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成果,涵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学术综述等,被誉为中国管理学的“顶级期刊”。
《管理世界》
创刊于1985年。根据知网数据,该刊自创刊以来总共发表文章8360篇。近十年来,每年发表论文数量在160-300篇之间。
1
《管理世界》高产学者列表
2
《管理世界》创刊以来影响力最大的文章
* 关注学说平台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管理世界】,获取《管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研究论文。
注意:本文所列作者机构为论文发表时的任职机构信息。
TOP 10
引用量前十
01. 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 2008(08):9-21+39+187.
知网引用量:2463 知网下载量:20089
Google Scholar引用量:729
余明桂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潘红波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文分析政治关系是否有利于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我们以我国1993~2005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以这些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是否是现任或前任的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来判断企业是否具有政治关系。
研究结果发现,有政治关系的企业比无政治关系的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和更长的贷款期限,而且,在金融发展越落后、法治水平越低和政府侵害产权越严重的地区,政治关系的这种贷款效应越显著。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金融发展较落后、法治水平较低和产权保护不强的制度条件下,政治关系可以作为一种替代性的非正式机制,缓解落后的制度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阻碍作用,帮助民营企业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促进企业发展。
02.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2007(03):4-12+22.
知网引用量:2412 知网下载量:22026
Google Scholar引用量:946
傅勇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张晏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分权同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紧密结合是中国式分权的核心内涵,本文在此背景下讨论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偏向的激励根源,并通过构造财政分权指标和政府竞争指标、利用1994-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们的推断进行实证检验。
本文主要结论是:中国的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政府竞争,造就了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重基本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明显扭曲;并且,政府竞争会加剧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的扭曲,竞争对支出结构的最终影响则取决于分权程度,而1994年之后包括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在内的现行重大政策并没有缓解这种状况。
这意味着,中国式分权在推动市场化和激发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同时,与之伴随的成本可能正在上升。
03. 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 2009(01):130-139.
知网引用量:1830 知网下载量:22448
Google Scholar引用量:309
姜付秀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伊志宏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苏飞 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
黄磊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本文选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和董事长的背景特征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的教育水平、管理层平均年龄与过度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董事长个人的背景特征对过度投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历、年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上。
进一步区分企业性质后的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中,管理者(管理层以及董事长)的背景特征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本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在研究公司投资等行为时,必须考虑到管理者的相关特征。同时,本文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投资行为,为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加强国有企业的董事长等高管的选拔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04.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2009(09):133-147+188.
知网引用量:1516 知网下载量:24482
Google Scholar引用量:266
吕长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郑慧莲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严明珠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许静静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以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特征及其激励效应。
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既存在激励效应又存在福利效应。我们认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激励条件和激励有效期的改善,来增加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效果。激励型公司和福利型公司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
本文以泸州老窖的股权激励方案为例,提出了如何设计合理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
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首次系统地总结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总体特征,并根据标准区分激励型和福利型公司,为监管层的进一步监管和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05.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2002(11):124-133.
知网引用量:1441 知网下载量:13233
Google Scholar引用量:343
杜莹 东北财经大学
刘立国 东北财经大学
本文从股权结构的“质”和“量”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国家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这说明国家股东治理效率低下,法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起到积极作用,分散的流通股东在证券市场浓重的投机气氛下很难在公司治理中有所作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这说明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更有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发挥,使公司治理效率趋于最大化。
06. 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 2007(01):128-136.
知网引用量:1426 知网下载量:12529
Google Scholar引用量:307
刘运国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刘雯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以2001~2004年披露了R&D支出的454个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的高管任期与R&D支出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
R&D支出同高管任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管任期越长的公司,R&D支出越高;
高管是否离任与R&D支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证明了即将离任的高管的确没有积极性增加R&D支出;
另外,年龄段不同的高管,任期内对R&D支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高管的任期对R&D支出影响也存在显著不同;
高管是否持股与R&D支出显著正相关,说明对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公司的R&D支出。
07.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2009(04):27-36.
知网引用量:1418 知网下载量:19415
Google Scholar引用量:500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蒋竺均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拐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认识和中国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承诺十分重要。迄今国内还没有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拐点和预测的研究。
本文利用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模拟与在二氧化碳排放预测的基础上预测两种方法,对中国的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做了对比研究和预测,发现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法(LMDI)和STIRPA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解析差异原因。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中国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拐点对应的人均收入是37170元,即2020年左右。但实证预测表明,拐点到2040年还没有出现;
2)除了人均收入外,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都对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影响,特别是能源强度中的工业能源强度。
08.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税收优惠, 2009(03):134-142.
知网引用量:1321 知网下载量:10676
Google Scholar引用量:338
吴文锋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吴冲锋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芮萌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
本文以1999-2004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高管在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任职经历对企业获取税收优惠的影响。
结果发现,在企业税外负担较重的省市,高管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在所得税适用税率和实际所得税率上都要显著低于高管没有政府背景的公司。而且,公司所在省市的企业税外负担越重,高管政府背景获取的税收优惠也越多。
09. 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 2007(04):88-95.
知网引用量:1318 知网下载量:11932
Google Scholar引用量:324
魏明海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柳建华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国企分红与其过度投资的关系,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在国企分红与其过度投资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
本文以2001-2004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及治理因素对这种关系的影响。
研究结果支持了当前国有上市公司的低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了过度投资的假说,并且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会制约国企的过度投资行为。
10. 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2011(02):81-99+188.
知网引用量:1310 知网下载量:23504
Google Scholar引用量:223
李万福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林斌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宋璐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本文以投资效率为核心,通过基于流动性特性的条件关系检验和基于预期投资偏离的无条件关系检验,探讨了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
研究发现,当公司很可能面临投资过度境况时,更低的内部控制质量加剧了该现象的发生;当公司很可能面临投资不足境况时,更低的内部控制质量同样加剧了投资不足现象的发生;相对于内控较好的公司而言,内控较差的公司更可能出现在偏离正常投资水平的无法解释的极端投资组;公司层面和会计层面重大内控缺陷对投资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整体而言,内控缺陷更多的公司,其之于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更加严重。
本研究表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公司投资效率的重要途径,亦是从微观层面防止中国经济投资过热或过冷,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意味着当前监管机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决策是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
3
《管理世界》近10年影响力最大的文章
* 关注学说平台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管理世界】,获取《管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研究论文。
注意:本文所列作者机构为论文发表时的任职机构信息。
TOP 10
近10年引用量前十
01. 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 2011(02):81-99+188.
知网引用量:1311 知网下载量:23519
Google Scholar引用量:223
李万福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林斌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宋璐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本文以投资效率为核心,通过基于流动性特性的条件关系检验和基于预期投资偏离的无条件关系检验,探讨了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
研究发现,当公司很可能面临投资过度境况时,更低的内部控制质量加剧了该现象的发生;当公司很可能面临投资不足境况时,更低的内部控制质量同样加剧了投资不足现象的发生;相对于内控较好的公司而言,内控较差的公司更可能出现在偏离正常投资水平的无法解释的极端投资组;公司层面和会计层面重大内控缺陷对投资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整体而言,内控缺陷更多的公司,其之于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更加严重。
本研究表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公司投资效率的重要途径,亦是从微观层面防止中国经济投资过热或过冷,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意味着当前监管机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决策是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
02. 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 2013(07):31-43.
知网引用量:1121 知网下载量:24836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71
许年行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于上尧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伊志宏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机构投资者究竟是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还是起到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是近年来财务学研究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2005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视角考察其对公司层面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研究发现:
(1)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提高了公司股价未来崩盘的风险;
(2)在区分羊群行为的不同方向后发现,上述正向关系在"卖方"羊群行为的样本中更为明显;
(3)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存在并不能减弱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正向关系。
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同样提高了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并且QFII的存在会加剧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正向关系。
这说明,在中国,机构投资者更多的是扮演"崩盘加速器",而不是"市场稳定器"。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防范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股市平稳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0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潜在的“地雷”吗?——基于股价崩盘风险视角的研究, 2016(05):128-140+188.
知网引用量:1088 知网下载量:24225
Google Scholar引用量:37
谢德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郑登津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崔宸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虽然缓解了控股股东的融资约束,但一旦股价触碰平仓警戒线,被质权方抛售,股票将面临极大的股价崩盘风险和控制权转移风险,故股权质押犹如一颗潜在的"地雷"。那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主要利益相关方是否会着力排除这一"地雷"险情呢?
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更低;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负相关的关系更强。我们进一步还发现,控股股东并不是通过努力提高经营业绩来降低股权质押期间内股价崩盘风险程度;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解除后,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随之提高。
本文的发现意味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主要利益相关方确实采取了行动去排除股权质押的"地雷"险情,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但这只是其股权质押期间机会主义的权宜之计。
04. 企业政治资源的诅咒效应——基于政治关联与企业技术创新的考察, 2015(01):139-155.
知网引用量:974 知网下载量:32281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51
袁建国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后青松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程晨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基于政治关联与技术创新的视角考察我国企业是否存在政治资源诅咒效应。
结论显示:企业政治关联阻碍了企业创新活动,降低了创新效率,且这一负面效应大约会持续到企业获得政治关联后的第三年,从而证实了我国企业存在政治资源诅咒效应。其次,我们分析了政治资源诅咒的作用机制,发现政治关联会通过降低市场竞争、助长过度投资等影响企业创新,导致企业技术创新乏力、资源分散并产生挤出效应。
最后,我们考察了创新与企业未来业绩敏感性以及政治关联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发现政治关联也弱化了技术创新与企业业绩敏感性,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政治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性,即政治资源加剧了企业粗放式发展,阻碍了企业自主创新,并最终无益于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05. 监督还是掏空: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 2015(02):45-57+187.
知网引用量:942 知网下载量:21807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10
王化成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曹丰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叶康涛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究竟会导致大股东更有动力监督管理层,并降低其掏空动机,还是更有能力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呢?为此,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这支持了"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但不支持"更多掏空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大股东持股同时通过"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影响股价崩盘风险。
本文不但深化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对于深入理解大股东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防范股价崩盘、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06. 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2011(11):118-126+188.
知网引用量:933 知网下载量:15652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02
吕长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张海平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研究我国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股权激励机制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具体地,相比非股权激励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抑制了投资过度行为,也缓解了投资不足的问题。
本文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既存在投资过度的情形,也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总体上,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有助于缓解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冲突,通过抑制公司非效率投资的路径间接实现了降低代理成本的目的。
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股权激励制度合理性的证据,也为监管层加强公司监管提供了有益参考。
07. 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 2011(04):6-14+45.
知网引用量:904 知网下载量:10984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94
陆正飞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杨德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19972008年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商业信用的存在与货币政策有关。在货币政策宽松期,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符合买方市场理论;在货币政策从紧时期,替代性融资理论则可以解释我国资本市场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拥有超额商业信用的公司市场价值更高;尤其是在货币政策宽松期,超额商业信用对公司价值正面影响更大。
08. 政府支持、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2014(04):71-80.
知网引用量:865 知网下载量:23644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27
肖文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林高榜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是技术进步的微观保障。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积极鼓励培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是政府对于市场研发活动的支持存在一定的脱节,尤其是政府追求远期目标与企业追求短期目标形成了较大的冲突,加之企业销售与研发管理之间的不匹配现象,使得技术创新效率大受影响。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36个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结果发现,中国整体平均技术创新效率在0.50.6之间,且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效率明显低于非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效率。通过影响因素的甄别,我们发现,政府的直接和间接支持并不利于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带有销售管理色彩的企业研发管理仅对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效率有积极贡献;境外研发资金的投入有利于非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相反,行业外资比重则更有利于市场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
09.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基于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的研究, 2011(01):121-134.
知网引用量:845 知网下载量:16202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31
李增幅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董志强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连玉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本文建立了1个基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模型,并结合实证会计3大假说提出了经验研究假设,以2007年所得税改革为背景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
结果显示: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会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公司规模、债务对应计项目操控程度有显著负效应,对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正效应;管理层薪酬对负向的应计项目操控有负效应,对正向的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上述研究丰富了避税动因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从真实活动操控视角发展了实证会计的3大假说,也对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和监管具有一定的意义。
10.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 2012(01):21-32+66.
知网引用量:792 知网下载量:20251
Google Scholar引用量:164
李梅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柳士昌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积极的逆向溢出效应发生在发达的东部地区。
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检验了影响对外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纯粹技术进步逆向溢出的各吸收能力因素的门槛特征,并从R&D强度、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技术差距、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6个方面测算了引发积极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门槛水平。








学说观点

学术前沿速递

AIGC交流社区

未央网

毕宣

王凯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