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徐涛、陈洁:分布式“数字身份”保障用户隐私

56浏览
2022/07/28 03:59发布
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
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
互联网金融如何“创新”——徐涛、陈洁:分布式“数字身份”保障用户隐私

编者语

继元宇宙后,Web3.0又成为投资圈热捧的新概念。在资本和互联网冲击下,金融机构开始布局Web3.0。Web3.0概念下的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通过将分布式账本技术与身份治理融合,提供了数据流转的新范式。敬请阅读。

文/徐涛(浙江省易得融信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洁(神州信息新动力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图片

 

当前,互联网发展正处在由Web2.0向Web3.0演进的重要时点,而科技的多样性变革应用于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重构全球经济版图。Web3.0概念下的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通过将分布式账本技术与身份治理融合,提供了数据流转的新范式。

 

01

传统“数字身份”在金融业应用痛点

长久以来,金融机构“数字身份”的诉求是寻求安全、互认互通和隐私保护的身份管理模式。伴随金融业务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不断深化,金融业对“数字身份”的使用需求加剧,但现有的单一应用账户或联盟身份等传统“数字身份”存在诸多应用痛点。

首先,身份数据存在安全隐患。身份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是发挥“数字身份”价值的重要前提。传统“数字身份”下数据不归用户自身管理,用户身份信息存储在不同的机构,但不同机构对于数据安全保护的能力存在差异,用户身份信息容易被泄露。

其次,重复认证导致资源浪费。在不同的金融场景下,不同的系统中的用户需要进行不同的身份认证。独立的身份认证费时费力,流程繁琐,用户体验不佳。从社会角度而言,也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各个系统都需要为用户的身份认证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成本,无法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综合利用,影响了效率最大化。

最后,身份数据的权属界定不明确。数据权属的法律、技术方面的发展尚未成熟,在无法清晰界定数据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情况下,用户无法完全控制自身身份数据的流向与使用。另一方面,身份数据的权限界定的阻碍也使得其价值无法充分体现,当前,对于身份信息的应用大多停留在金融机构内部,尚未形成跨机构、跨行业的应用。

 

02

分布式“数字身份”与金融

Web3.0浪潮袭来,催生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变革,在“数字身份”领域,面对传统“数字身份”信息易泄露、互认互通门槛高等痛点,分布式“数字身份”应运而生。

分布式“数字身份”作为一种新的身份认证模式,将分布式账本、隐私计算等技术融入身份治理当中,实现了数据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具有安全性、可控性和可移植性三大特征。

通过分布式“数字身份”,用户拥有对自己身份信息的自主管理权,实现了数据流转的新范式。在赋能数据流通的同时,保护了用户身份信息和隐私安全,让用户“数字身份”的隐私保护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基于金融业的场景,从金融机构的监管需求与客户自主“数字身份”需求角度出发,笔者通过流程框架阐述如何利用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解决传统“数字身份”管理难题。

该流程框架主要分为用户侧、机构侧、应用侧和监管侧四部分,核心围绕联盟链的形式进行跨机构的“数字身份”信息核验与认证。用户侧是供用户管理自己的身份,机构侧是政府机构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和颁发凭证,应用侧是用户与实际业务场景的结合使用,监管侧是以监管机构为中心的对客户身份和信息的集中管理(如图)。

 

图片

 

03

六大原则

在具体的落地实践中,金融业“数字身份”互联新生态的建设,不仅依托于对分布式“数字身份”的持续探索,而且需要以下六大原则为依据进行方案设计:

原则一:提高金融效率。基于分布式“数字身份”,“数字身份”的安全、隐私、互用等是方案的基础,如何提升金融行业运行效率是首要原则。

原则二:保证数据合规。通过让用户拥有对自己身份数字信息的自主管理权,金融机构或应用场景使用用户的“数字身份”数据需要用户授权,从而保证数据的合规使用。

原则三:明确数据权属。通过分布式“数字身份”,能够让用户自主控制和管理其“数字身份”,将用户数字所有权归还用户。

原则四:促进数据流通。用户在授权情况下主动发起数据共享,对于促成数据互认互通,实现跨机构的数据安全流通具有重要意义。

原则五:保障用户隐私。用户自身管理身份数据,不依赖于特定机构,保证数据信息不会泄露。

原则六:优化用户体验。分布式“数字身份”下,用户在不同的金融场景下不再需要进行重复的身份认证,有效提高优化用户体验。

Web3.0下分布式“数字身份”作为一种新型“数字身份”解决方案,相信将会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为促成分布式“数字身份”的全面落地,需要多方主体联动:监管机构健全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金融机构积极构建分布式“数字身份”信息统一核验平台,推动建立可信、可流转、便捷高效的数据授权机制;金融科技服务商则要加大科技赋能数字金融领域力度,积极推动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侵权必删

学说平台,学说网,金融学说,道口学说,学说经济,五道口学说,清华五道口学说,清华学说,学说平台直播,学说会议直播,学说直播回顾,学说直播预告,学说ABFER直播,学说学者库,学说研讨会直播,学说年会直播,学说论文库,学说学者库

 

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
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
文章107
·
总浏览量13865
最新文章
更多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主办】第三届智能计算与下一代网络国际会议(ICNGN 2024)
杜金桐
4
浏览
【征稿-EI检索】第五届新型功能材料国际会议(ICNFM 2024)
杜金桐
14
浏览
智领未来 元启新篇|南京江宁AIGC与元宇宙产业发展论坛暨元宇宙供需对接大会成功举办
杨展
2238
浏览
前沿科技盛会:南京AIGC与元宇宙论坛引爆行业新风向!
杨展
33355
浏览
顶刊JDE | 外资冲击波下的质量危机!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滑是为哪般?
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48
浏览
【EI检索】2024年第一届先进能源材料、能源器件与能源系统国际会议(AEMDS 2024)
杜金桐
15
浏览
热门用户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300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300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40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1185
浏览
绿色信贷能否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于中国的准自然实验
创新研究
·
879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766
浏览
研究方法 | 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大全!收藏
周舟
·
762
浏览
数电票的26个问题,税局统一回复!
张俊熙
·
759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682
浏览
“特斯拉”打败了“星巴克”
张子瑞
·
670
浏览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方法
周舟
·
660
浏览
银行纷纷入局数字藏品赛道,什么信号?
李杨杨
·
629
浏览
会议预告|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一期,邀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会议动态
·
332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