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巴曙松、陈洁:合力破解监管科技难题

8浏览
2022/07/07 11:38发布
创新研究
创新研究
创新研究——巴曙松、陈洁:合力破解监管科技难题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带来了显著影响,催生了一系列颠覆性变革。线上及数字化的加速应用,远程办公模式的常态化,对监管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深化应用、规范发展和普惠共享”新时期,监管科技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银行保险报》特邀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神州信息新动力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陈洁博士发表专栏文章,聚焦监管科技应用场景、发展难点以及趋势,共同探索监管科技在金融领域的最佳实践。敬请阅读。

文/巴曙松教授

     陈洁博士(神州信息新动力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金融业注入创新活力的同时,也暴露出金融科技安全、数据安全等新型安全问题,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与交叉性日益突出,为金融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监管手段已经无法很好地适配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复杂多变的监管形势,监管数字化步伐加快,监管科技应运而生。

 

01

监管科技浪潮席卷全球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开展监管科技创新实践,以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监管挑战。

英国积极发起并探索监管科技,2016年以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从数据交换效率、标准化和自动化的数据处理、系统性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三大战略出发,促进数字监管沙盒、攀登试验等多项监管科技项目落地。美国注重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美国监管科技体系以功能监管为导向,覆盖股票、期权等多业务领域,应用场景包括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交易监管、身份管理等方面。欧盟致力于推进成员国统一监管体系,采用功能监管模式,搭建欧盟层面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建立泛欧监管机构,成员国不设专门监管机构,推行数字化单一市场,开发统一数据报告平台,强化成员国间的监管数据共享和监管政策一致性,在成员国内部探索用数据立方模式提高监管效率。新加坡设立MAS推动监管科技顶层设计,MAS作为新加坡唯一的综合性监管机构,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双管齐下”。宏观上,MAS设计改良版监管沙盒规范金融科技产品测试流程和相关公司审批流程;微观上,MAS出版《技术风险管理指南》,促进金融机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机构风险抵御能力,保护投资者信息安全。

 

02

中国监管科技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自2017年进入金融监管领域开始,监管科技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实践探索阶段,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政策层面和应用层面均有望取得较大突破。

在推进过程中,金融监管机构的核心需求之一是提高监管质效、平衡风险与创新。在当前这个阶段的基本要求是运用科技手段来降低监管时滞性、提高监管效率和统一性,更好地防范风险。从目前的实施重点看,当前监管机构主要运用金融科技进行监管框架和监管手段上的创新,聚焦于监管沙盒、反洗钱、关联交易、监管报送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

各类金融机构作为市场主体,在监管与合规科技方面的核心需求之一是提高金融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水平。金融机构在运用科技手段助力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往往可能改变现有的风险管理分布,从而可能带来隐形风险的累积,增加了风险控制难度。与此同时,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频频出台的新监管政策,金融机构在响应监管新规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客观上会提高合规管理成本。因此,金融机构主要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探索如何运用科技手段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应对监管形势变化,提高企业合规管理水平,满足监管要求。

 

03

多方主体共同破解监管科技难题

展望未来,技术创新、多元业态拓展可能会使监管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一方面,金融科技更新迭代加速,AI技术日渐成熟、Web3.0生态已现雏形……,技术将进一步推动虚拟与现实世界融合,促进金融行业升级、重构;另一方面,新兴金融业务领域的发展、金融业务在各类场景中的深度嵌入等业务范围的多元化拓展,新型金融风险不可避免地伴随而生,这些都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监管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科技升级+多元监管”的大环境下,监管机构和被监管机构,需要评估更多的影响因素,找准定位、制定合适的策略。多方主体共同破解监管“碎片化”“滞后化”,促使监管具有前瞻性、智能性,平衡风险和创新,在“监管”的同时实现赋能。

监管机构需要强化监管科技基础设施。对内需要侧重于对监管科技底层技术基础夯实,在明确监管科技边界、制定合理的监管科技政策基础上提高监管数字化水平,探索适用于数字经济时代的监管应用,构建新型科技监管体系;对外应为被监管机构开展穿透式监管和指导提供支撑,为企业提高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水平提供支持。

被监管机构积极主动配合监管科技的应用。从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两端双管齐下,切实推动监管科技创新应用。应牢筑金融与科技风险防火墙,以大数据、智能算法为底层技术,构建风险评估模型体系,将数字合规工具充分运用于数据报送、交易检测、风险事件报告等业务场景,切实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应尽快提高合规管理数字化水平,高效地应对监管新规,降低合规管理成本。

科技公司做好科技赋能和技术服务。可高度关注监管需求端并进行科技应用开发,提供合理合法的监管科技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特别深化监管科技在货币政策、反洗钱、支付结算、征信和消费者保护等领域的实践,做好监管科技的赋能者和服务商。

监管科技参与监管体系更新升级的全流程,其实时性、包容性、智能化、数字化等优势使得全球众多国家将其视为监管体系重塑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监管滞后性问题、提高监管穿透性和精准性的必经之路。不仅关乎金融安全,也会影响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站在金融行业发展与变革新起点上,未来监管科技的发展蓝图已经初具形态,但在日新月异的数字经济环境下又充满着变数和不确定性,无论是监管机构、被监管机构,还是科技公司、行业协会、投资者个人,都需要积极为监管科技的长足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侵权必删

学说平台,学说网,金融学说,道口学说,学说经济,五道口学说,清华五道口学说,清华学说,学说平台直播,学说会议直播,学说直播回顾,学说直播预告,学说ABFER直播,学说学者库,学说研讨会直播,学说年会直播,学说论文库,学说学者库

创新研究
创新研究
文章115
·
总浏览量7129
最新文章
更多
上交鲍杨、武大李斌等顶刊JAR:机器学习可以检测企业欺诈吗?
学说观点
2
浏览
如何靠发表国际会议来成功保研申硕?
文晟
3
浏览
《金融研究》2023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前沿速递
5
浏览
【高录用/稳定检索】2023年算法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EIE2023)
文晟
7
浏览
2023年算法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EIE2023)
文晟
2
浏览
清华钱颖一院长: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学术前沿速递
15
浏览
热门用户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299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297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40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969
浏览
会议预告|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一期,邀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会议动态
·
3262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526
浏览
荒唐!Science论文作者P上自己名字,还写进简历里?
楚健
·
275
浏览
李开复:ChatGPT引发失业恐慌?这20种工作要避开!
我和ChatGPT有个对话
·
251
浏览
Top 100 Economics Blogs of 2023
学术小秘书
·
251
浏览
2022数字经济大会议程发布,邀您参会!
学术会议动态
·
212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211
浏览
于海龙 李成明丨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政策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和路径选择
经典论文回顾
·
183
浏览
TOP前沿: 文本分析方法必读实用指南! 基于文本即数据的机器学习!
经典论文回顾
·
18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