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房地产泡沫化、货币化的问题发生根本性扭转

2021年银行业保险业各项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郭树清在会上介绍,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银保监会和整个银行业保险业系统,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各项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照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要求,到2019年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实质性进展,八个方面的风险明显收敛。2020年,受百年不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杠杆率都有所反弹。2021年,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得到控制,宏观杠杆率下降了大约8个百分点,金融体系内的资产扩张恢复到较低水平,再次回到了个位数。
从2017年到2021年,5年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25万亿元,过去两年就压减11.5万亿元。5年时间内处置不良资产约12万亿元,最近两年处置6万多亿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趋于改善,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一批高风险企业和违法违规金融机构得到有序处置。P2P网贷机构全部停止运营,未兑付的借贷余额压降到了4900亿元。过去5年累计立案查处非法集资案件2.5万起。防范外部风险冲击的韧性进一步提高。
二是有力支持国民经济恢复稳健成长。满足实体经济合理有效的融资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恢复和良性循环。2021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7.7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了将近30%,科研技术贷款增长28.9%,绿色信贷增长21%。加强受疫情影响较大领域金融服务,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长期限后顺利转换。有力支持煤电行业正常生产。全年保险业赔付增长了14.1%。为河南、山西暴雨灾后重建提供赔付资金约116亿元,新冠疫苗保险为超28亿剂次接种提供了风险保障。
三是进一步引领普惠金融开拓新局面。小微金融服务量增价降,近四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超过了25%,贷款利率累计下降超过了2个百分点。线上保险、数字信贷等创新产品加快发展,普惠金融覆盖面和精准度显著提高。大中型银行发挥科技和数据优势,持续提升服务长尾客户、边远地区和乡村振兴的能力,2021年五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1.4%。
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12.2亿城乡居民。农业保险为1.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7万亿元。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扩大到"十地十机构",养老储蓄试点即将启动,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商业养老金业务也正在抓紧筹备。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报告,中国普惠金融服务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四是持续深化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实施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从各地各机构实际出发,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入融合。"一省一策"因地制宜推动深化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浙江省联社改制组建了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切实提高中小金融机构专业管理能力,促进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启动中国金融人才库建设。
深化财险寿险改革,车险综合改革为消费者节省支出超过2500亿元。保险机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II.)建设基本完成。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修订开放新措施的配套制度,一批在财富管理、不良处置和养老金融等领域,具有一流专业优势的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五是坚决遏制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的监管,筑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防火墙。常态化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稳妥有序清退高风险机构违规股东股权,重点打击恶意掏空金融机构的违法股东,先后公开4批违法违规股东。
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强调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前提下进行,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依法将互联网平台金融业务全面纳入监管。强化金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规范持牌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公司业务合作,维护市场秩序。
六是坚定不移推进强监督强监管。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惩治金融腐败和防控金融风险,严查金融领域各种乱象背后的腐败问题。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完善债券市场法制,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基本规则,推动加快金融稳定和衍生品立法进程,明确衍生品管理"统一规则"。2021年银保监会修订出台部门规章14部、规范性文件44件。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全年处罚银行保险机构3870家次,处罚责任人员6005人次,罚没款合计27亿元。
郭树清表示,当前,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各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党委党组正在抓紧推进中央第八轮巡视整改。我们将坚决扛起巡视整改的政治责任,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的要求,目前正在制定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方案,逐一建立台账,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在此过程中,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深化改革、主动担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整改。
同时,我们还要督促金融企业抓好相关问题的整改,并以下看上检视整改自身履职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落实中央巡视整改与改进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奋力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银保监会将出台哪些政策举措引导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
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这种局面下,银保监会将出台哪些政策举措引导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
对此,郭树清称,当前由于国际国内疫情还不稳定,加之一些其他方面环境的变化,经济需求表现出不是太强,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增长都比较缓慢。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这不是说简单地采取"大水漫灌"的办法,扩大货币政策的宽松度,财政也会发挥作用,增加结构性调整的具体措施。从银行业和保险业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支持扩大消费,扩大投资。
郭树清表示,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特别是当前处于困难状态的中小微企业。二是支持乡村振兴。三是最近马上要出台一个文件,将由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对"新市民"的服务工作。还有其他各个方面,包括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都是薄弱环节,都需要金融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当然,总体上要遵循市场化、商业化的原则。
关于房地产市场
关于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以及监管政策,郭树清表示,去年房价下降,房地产的泡沫化、货币化的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楼市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但是住房还是需要的,特别是租赁住房,装修也还是需要的,做这方面的金融服务很有意义。
郭树清讲了自己贷款买房的切身体会。郭树清称,20多年前,其实个人住房贷款很不方便,当时他担任外汇局局长,申请建设银行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从申请到发放用了半年时间。但是后来房地产金融服务改进得非常快,现在房贷发的很多,在大型银行贷款的占比很高。
郭树清表示,我们反复提醒购房者要注意风险,因为很多人买房贷款是为了投资、投机,将来万一房价下跌,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就是一个巨大的金融危机。现在房地产的价格做一些调整,需求方面结构产生一些变化,对金融业来说是一个好事,但是"我们不希望调整得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得太大,还是要平稳的转换。"
*本文摘自公众号清华金融评论 ,侵权必删。








学术前沿速递

学说观点

AIGC交流社区

未央网

毕宣

王凯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