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创业之六|分子生物学“教父”兼顾科研与产业,成功创办百亿美元公司!
2012年,因在基因性质方面大量的基础发现,Tom Maniatis和Donald D. Brown被授予了拉斯克医学特殊贡献奖。2015年,Tom Maniatis参与创办了专注于肠-脑轴(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双向信息高速公路)疗法的生物制药公司Kallyope,截至目前融资已经超过2亿美元。尽管热衷投身产业界,但Tom Maniatis在各家公司更多是“甩手掌柜”的角色,并不直接参与实际经营。
无心插柳,拥抱科研
对于年轻时候的Maniatis教授来说,上大学是一个偶然事件。Maniatis在一个没有人上过大学的家庭中长大。因此,他完全没有去上大学的计划,但由于他在读高中时受到化学老师的启发,于是他决定继续在大学学习化学和生物。然而,在本科的最后一年,年轻的Maniatis很迷茫,他根本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机缘巧合,那年夏天他读到了刚刚在书店出版的《基因的分子生物学》,这本书对迷茫的Maniatis产生了深刻影响。他认为这本书写得非常清晰,内容也令人感到兴奋,在他读完这本书后,他就知道了他想做的就是这个方向的研究。但问题出现了,Maniatis的本科成绩不是特别好,而且都已经到快毕业的时候了,他还没有申请研究生。于是,在1965年本科毕业后,他在学校里找到一位和他一起做本科研究的导师,并跟随这位导师继续攻读了硕士学位。
Maniatis在1967年获得了科罗拉多大学化学硕士学位。当然,做生物和学术研究并不能止步于硕士毕业,Maniatis与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丹佛分校的Leonard Lerman教授取得了联系,并加入了他的实验室。那时候的Lerman教授刚刚调到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分子生物学系。Lerman教授后来因发现了如何操控DNA而成为知名分子生物学家,他的研究为其他科学家解读遗传密码基本构建成分奠定了重要基础。1971年,Maniatis在Leonard Lerman的实验室完成了关于DNA广角散射的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Maniatis博士在哈佛大学和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担任博士后,后来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1979年,James Watson (1960年拉斯克医学研究奖的获奖者)邀请Maniatis博士到冷泉港实验室(CSHL)传授他的技术,Maniatis非常爽快地同意了。他在冷泉港的技术课程取得的巨大的成功激起了Maniatis和在CSHL工作的科研人员将课程内容编辑成书的想法,并且他们付诸了实践。他们的《分子克隆手册》在1982年首次出版,售出了62000册,第二版售出了95000册。这本书一直被视为分子克隆的 “圣经”。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Maniatis就已经作为世界上研究基因调控机制的专家之一而闻名。此外,Maniatis教授也是第一个分离和克隆人类基因并利用它来寻找致病的基因突变的研究者。
除了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功勋卓著,Maniatis教授在神经学方面也颇有建树。然而,对Maniatis教授来说,他与神经学研究的开端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1996年,Maniatis教授的姐姐Carol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会破坏大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甚至即使日常活动能力都被疾病剥夺了,让她也无法表达期间的复杂情绪,更无法被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安慰到。在美国,每年约有5,600人被诊断出患有ALS。这种病几乎总是致命的;大多数被诊断为ALS的人平均只能活3到5年。自1869年医学文献中首次提到该疾病到 Maniatis教授的姐姐被诊断出来时,这一预期寿命没有任何改变。这场家人的飞来横祸使他开始关注这致命又让人束手无策的神经学疾病,从此他的研究集中在了一个新的方向——神经科学研究。现在,他已经成为了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瓦格洛斯内科和外科医学院的Isidore S. Edelman教授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物理学系主任。
走出象牙塔,成为“甩手掌柜”
1980年,哈佛大学要求Mark Ptashne教授——Maniatis的老师——将新的生物技术商业化,成立一家基因工程公司。Maniatis受到Ptashne教授邀请与其一起创办了一家基因工程公司(Genetics Institute)。当这家公司研发的生物技术已成熟到可以盈利时,一场关于教授是否应该成为企业家的激烈争论悄然而至。这场讨论以哈佛大学选择退出Genetics Institute公司, 而“冒险家”Ptashne教授和Maniatis教授坚持创办并赚取了数百万利润而告终。Maniatis在这家公司担任科学委员会主席并在董事会任职超过17年。在此期间,这家名为“遗传学研究所”的企业继续前进,公司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对几种蛋白质药物的批准,包括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第八因子和第九因子,以及骨形态生成蛋白。遗传学研究所公司于1992年被惠氏(Wyeth)收购,作为惠氏研究部门的一部分运作。2009年,惠氏被辉瑞公司以6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虽然长期在象牙塔中,但是Tom Maniatis教授自从参与创立Genetics Institute公司后就一直在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界十分活跃,成为了一位学术界的先锋创业者,先后创办了ProScript Inc,Acceleron Pharma,Kallyope等多家生物医药公司。这些公司的创立成功与Genetics Institute创办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密不可分。然而,与别的企业家教授不同的是,尽管热衷于接轨商业运作,但在他所创办的各家公司里,Tom Maniatis更多是充当一个“甩手掌柜”的角色:教授本人并不直接参与公司实际运营,更多的是作为公司业务的技术顾问。这样一来,他就能够在不离开科学前沿的同时为公司的运营提供知识服务,这一微妙的角色平衡使他既保留了科学家的独立性,也充分实现了他所投身的基础研究的经济社会价值。
联合创立公司,深耕生物科技
截至2021年,Maniatis教授共担任了3所公司的董事及顾问角色,创立了4家组织机构,其中非常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他于2014年创办的Acceleron Pharma公司。这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主要从事开发和生产新型生物治疗剂,以调节骨骼、肌肉、脂肪和血管的生长,从而治疗肌肉骨骼、代谢和癌症相关的疾病。从诞生之初,Acceleron就建构起了科学、商业、资本的平衡结构,这让Acceleron的发展既有科学家的胆识和前瞻,又有商业精英的务实和谨慎。Acceleron集结了一帮科研大佬,包括拉斯克奖得主Mark Ptashne,诺贝尔奖得主门徒Wylie Walker Vale和TGF-β受体和细胞信号通路确定者Joan Massagué等。2021年9月30日,世界上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默沙东公司宣布与Acceleron达成最终协议,以180美元/股的价格全现金收购后者,交易总金额达到115亿美元(约742亿元人民币)。
2015年,Maniatis教授与Charles Zuker,Richard Axel创立了一家专注开发基于肠-脑轴机制新药的初创公司Kallyope。Charles Zuker和Richard Axel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教授,也是霍华德·修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HHMI)的研究员。Charles Zuker博士在感官神经科学方面有突出贡献;Richard Axel博士开发了基因转移技术并提供了基因如何塑造我们对环境感知的基本见解。
强大的创始人阵容使得Kallyope拥有独特的优势,并在生物医药行业迅猛地发展壮大,因此Kallyope受到了资本的持续高度关注。据数据显示,Kallyope在2015年成立后即获得了44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在成立短短2年时间内,Kallyope融资高达1.1亿美元,备受投资者青睐。最新的一轮融资是2020年3月的C轮,共筹集了1.12亿美元的资金,截至当时,其投后估值范围在5-10亿美元。在这期间它完成了4轮融资,共筹集资金2.43亿美元。
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的行业发展
尽管2019年新冠疫情的蔓延给予了全球经济沉重的打击,但似乎并未对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资本源源不断流入生物制药公司,创投达到历史新高,这一趋势预计将在2021年继续下去。根据EvaluatePharma的数据,2020年前三个季度,生物制药公司在51个IPO中共融资93.2亿美元,是2019年前三个季度41宗IPO融资36亿美元的两倍多。生物科技股在2020年实现了健康增长。截至11月20日,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报4,364.15美元,较去年同期3,581.05美元上涨了22%。
在资本热钱涌入的加持下,生物医药领域几大热门技术齐头并进,势不可挡。除了疫情倒逼造成的疫苗研发加速,基因疗法、基因组编辑技术、细胞疗法和合成生物学均吸引了大型医药公司的注意。以基因疗法这一细分领域为例,根据再生医学联盟(Allianc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的数据,基因治疗的融资在2020年第三季度增长了178%,达到35亿美元。2020年1月至9月,融资跃升114%,达到120亿美元。
在后疫情时代,对于生物医药领域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Maniatis教授的成功事迹不断激励着国内外教授、院士走出象牙塔,将科研成果商业化。医药魔方PharmaInvest数据显示,近期完成的融资公司中,许多早期的生物医药创业公司中都有院士、教授的参与。创投媒体更是报道了“中国VC排队抢教授”的现象,生物医药是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Maniatis教授成功创立的公司,如Acceleron Pharma以及Kallyope,也持续地为国内外的新兴生物医药公司提供着优秀的范本。
总 结
Maniatis不仅凭借他对于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以及其在基因调节机制的研究而闻名学术界,更是通过将多项技术成功商业化而闻名商界,回顾他从学生到学术界再到商业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有以下优秀的品质:
走近商业,不忘本心。除了Maniatis教授“甩手掌柜”式的办公模式,保持了他在科研领域与商业市场的平衡,他创办的Acceleron公司实现了科学、商业与资本的强强联合,既让科学技术发挥了更大的商业、社会价值,又不至于让科学家本人劳心劳力,因过度参与经营管理而放弃科研追求。
勇于破格,打破束缚。在大多数人心中,科学家就应该是关在象牙塔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形象——就连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都在舆论下畏缩不前——可想而知当时Maniatis教授等在踏出创业第一步时遇到的舆论等社会阻力。但有些时候,打破常规后的世界就是比敬而远之时要来得丰富多彩。正因为Maniatis不受舆论拘束,有着明确的目标,因此他才能看到一个象牙塔以外复杂又有趣的商业社会。
广泛涉猎,虚心交游。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再年轻一点的Maniatis教授也是一只“迷途的羔羊”,找不着人生的方向。但他并未因此而陷入停滞不前的沼泽中,在迷茫里他依然在做着点儿什么——读书、交游、交流……正因为他从未止步不前,因此他才能从这些点滴平凡中找到努力的方向。要知道,从来没有所谓的幸运,命运给予的垂青早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就埋下了伏笔。
找准赛道,持续发力。Maniatis教授的优势之处在于生物医药领域,他对基因克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可以说少有人能与之匹敌。更重要的是,在当今疫情形势下,全社会对医疗健康产业都在给予更多关注和资本支持,生物医药某些细分领域定是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因此,Maniatis教授聪明地找到了创业的切入口,几次创业都离不开生物医药领域,依靠自己的指挥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里分得了一杯羹。
学术前沿速递
学说观点
AIGC交流社区
未央网
毕宣
王凯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