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经济》获奖论文】大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企业实现机制: 产品创新视角
摘要:数字经济的崛起,使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但现有研究对数据成为现实生 产要素的企业实现过程缺乏理论剖析与实证研究。鉴于产品创新是企业活动中各种生产要素最具集成特征的一环,本文从产品创新视角,构建“大数据资源—企业能力—产品创 新绩效”链式中介模型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大数据从可能的生产要素成为企业现实生产要素的实现机制。基于特征映射逻辑,将大数据分析、组织学习、惯例更新、行业竞争压力、行 业信息技术使用强度分别视为劳动、知识、管理、资本、技术的替代变量,将企业的产品创 新实现机制映射为数据与其他五个生产要素相结合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实现路径模型,提出数据是将现有生产要素进一步联系起来的桥梁型生产要素的观点,形成对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新认知。本文结论为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思想提供了企业产品创新视角的理论解释,也为企业大数据创新实践提供了管理启示。
关键词:大数据; 生产要素; 企业实现机制; 产品创新; 链式中介模型
本文将企业大数据资源至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路径,总结为大数据分析、组织学习和组织惯例更新三个部分,提出如图1所示的大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企业实现机制研究模型,以此刻画数据作为桥梁型新生产要素的主要特征。该模型的具体情境一是假定企业已经拥有大数据资源,且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二是企业能力由大数据分析、组织学习和组织惯例更新三个主要子能力构成。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大数据资源—企业能力—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探讨了大数据资源形成产品创新绩效的企业实现机制,揭示了数据与五大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知识、管理)的关系特征,形成对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新认知。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大数据资源被大数据分析、组织学习与惯例更新构成的实现机制完全中介。
(2)数据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生产要素之一,并通过与劳动等五个生产要素的结合形成现实的生产要素。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企业或政府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和数据资源的投资,还需要加强对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构建,且这方面投入不能少于对软硬件和数字资源的投入。先投资大数据基础资源,再投资其分析能力的阶段性投资战略,劣于两者同步投资的战略。 在投资大数据资源和大数据分析能力时,需要同步考虑通过组织内外部学习促进组织流程变革,只有这样才会从深度融合中获取更多的投资回报。由此可见,数据有助于改善劳动、知识、管理、资本和技术要素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效率。这反映在宏观经济层面就意味着,大数据参与经济主体的价值分配,将有助于改善传统资源的配置扭曲问题。
政策启示
(1)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思想提供了企业产品创新视角的理论解释,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经济初次分配提供了政策启示。
(2)为提高数据从可能的生产要素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转化效率提供政策启示。
(3)为新一代IT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企业实践提供政策启示。
未来研究方向
基于本文提出的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实现机制,未来研究可从两个方向进行扩展:
一是从价值链视角,探讨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过程中的价值增值过程;
二是从收入分配角度,遵循“按贡献参与分配” 的政策宗旨,探讨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过程如何影响数据资源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如数据参与分配后在企业、个人等不同主体内和主体间的机制设计问题等。
*文章来源: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
*侵权必删
学术前沿速递
学说观点
AIGC交流社区
未央网
毕宣
王凯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