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疫情再起,对中国经济的挑战将大于2020年
疫情经济研究
疫情经济研究
这篇文章带你看当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2022年疫情再起,对中国经济的挑战将大于2020年
2022年3月以来,中国疫情出现反弹,奥密克戎超强的传播力导致本轮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三大特征。截至5月10日,上海、北京、河南、福建、广东等地,仍出现10位以上的确诊病例;其中,确诊数据比较高的,上海市为229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为1260人),北京市为25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为14人),河南省为24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为67人)……
疫情之下,由于封控等措施,会给经济带来极大的阻碍压力;而对普通百姓而言,也易陷入降薪或失业的焦灼之中。那么,这波疫情,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何种影响?
2020-2021年的疫情冲击
奥密克戎造成了全球范围的疫情反弹,中国和其他一些经济体不同,仍坚持三年前的“动态清零”模式。因此,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可以参考当年的情形。
2020年,得益于成功的防疫措施,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不过也不能否认,那轮疫情的爆发仍对中国宏观经济造成了冲击。当年的GDP增速为2.3%,是1977年以来的最低值。较前一年的6.0%大幅下降,降幅为3.7%,大致相当于3.6万亿元的GDP损失。
疫情的短期冲击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此前国内外的财经人士都对这一结果有一致的预判。让人稍感意外的是,此后的经济修复,并没有达到预期。2021年,反弹如期而至,中国的GDP同比增长8.1%;但是,两年平均增长5.1%,明显低于2019。显然,缺口并未修复。
造成反弹不如预期的原因比较复杂。部分因素和疫情影响没有直接关系,比如产业发展的表现不佳,经济贡献下降。最典型的是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有疫情之下逆势成长的属性,可以部分对冲疫情影响。但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在2021年严重受挫,未能发挥对冲和补偿的效应。此外,房地产行业也受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表现乏力,进而影响周边产业。
到了2021年,疫情呈现多地爆发,西安、郑州、南京等超大型城市,都曾进入时间不等的“全域静止”状态,造成的经济影响不言而喻。
从经济增长动力的角度分析,2021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中,消费和投资未能走出疫情阴影。唯有外贸表现亮眼,进出口额跨过了5万亿美元大关,实现了直达6万亿美元的“跳级”。这得益于于中国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大幅提升。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疫情爆发年份的短期经济冲击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影响是明显的,造成的损失以万亿计。疫情高潮后的恢复性增长,受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不能指望恢复性增长能在短时间内修复缺口。
目前面临的挑战超过2020
上述分析,为再次进入“防疫模式”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判,提供了参照。
首先,要对疫情可能带来的直接冲击,有充分估计。本轮疫情的“暴风眼”目前在上海,上海的经济地位远远高于武汉。不仅4.32万亿GDP的经济体量为武汉的2.4倍,而且其对长三角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辐射力也远超武汉。
按照武汉当初的疫情标准,上海疫情的严峻程度已经超过了武汉。尤其在清零的政策下,即便考虑武汉之后防疫技术完善提高了清零的效率,上海的情况也非常艰难。比如,西安曾感染人数2000余人,全域静止32天;深圳的表现最佳,感染人数1000余人,此前近两个月的“封控防”再加将近10天的全域静止。自上海进入全域静止模式以来,至今仍在艰难地面对社会面清零的严峻问题。
而且,考虑到奥密克戎的传播系数比武汉的病毒版本高出3-4倍,2022年围堵疫情的难度大大增加。如何避免其他超大型城市成为第二个上海,也是严峻的挑战。因此,按照目前的防疫形势,本轮疫情对全年宏观经济表现的冲击将会超过2020年,要做好承受5万亿甚至10万亿的GDP损失的心理准备。
其次,本轮疫情冲击后的经济反弹动力,不容乐观。一是上轮经济反弹在2021年上半年已经结束。去年三季度的增速4.9%,四季度增长仅为4.0%。这意味着上一轮疫情冲击的经济修复还未完成,又遭遇新一轮更严重的冲击,叠加效应令人忧虑。本就深陷“疫情重灾区”的产业、企业,处境将会愈加困难;一再受伤后能否迅速恢复,是存疑的。
更要警惕的是,上一轮疫情后经济反弹的“主引擎”外贸,这轮反弹未必指望得上。海关总署4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外贸下降6.4%,进出口降幅分别为0.7%、11.4%,出口下降的幅度明显。随着海外复工加速,全球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还会进一步下降。今年中国外贸,尤其是出口,不复前两年“一枝独秀”的有利形势。
而这轮国内的防疫形势,也增加了稳外贸的难度系数。上海是全球供应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700万标准箱,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同年,长三角省市企业经上海口岸进出口8.18万亿,占口岸进出口总值的81.1%。上海的全域静止,对长三角外贸物流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无疑也引起了全球市场的担心,出于避险动力,出口订单流失的情况可能加大。
与此同时,进口也会受到影响;科技产业和工业产业,同样会陷入困境。4月15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在朋友圈发文称,如果上海不能复工复产,5月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汽车产业。如果不能及时回归全球供应链,那么疫情冲击后的经济恢复,我们很难指望外贸出口这驾“最后的马车”助力经济复苏。
整体而言,2020-2021年的疫情复苏阶段,中国率先复工、占得了全球供应链的先机。而目前的形势相反,我国的疫情防控加剧,但全球供应链布局正在加速调整,以免受到更大波及。
这意味着,即便本轮疫情在上半年得到控制,下半年经济的反弹力度也是有限的,很难重现2021年上半年的高增长。
总之,全年的宏观经济压力,远远大于2020-2021年度。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年度经济增长目标5.5%实现相当困难。如果疫情影响继续扩大,那么年度增长目标有可能继续下调。
我们关注宏观经济,不是唯GDP论。宏观经济体现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对政府财政、国民的民生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千千万万市场主体的“生财”、创造就业岗位,不会有政府财政、民生消费的盆满钵满。
要有财政收入下降的心理准备
换个角度,防疫封控,对城市政府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更不容小觑。今年第一季度,深圳全域静止时间仅为一周,财政收入同比下降幅度竟达到了4.66%。可以想见,长时间全域静止的财政收入损失更值得关注。
还是以武汉为参照。2020年武汉1月23日封城,4月8日解封。第一季度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同期下降44.0%,略高于同期GDP下降40%的幅度。假设4月1日封城的上海在6月初解封,那么第二季度上海的财政收入下降也可能在40%左右。
问题在于,上海的财政地位不同于武汉,它不是地方性区域性的,而是影响全国的全局性。上海的总财政收入中约有65%上缴中央财政。
根据上一年度的财政数据计算,如果上海全域静止2个月,财政收入下降40%,那么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将达500亿元以上,上缴中央财政将减少约1000亿元。
收入减少还不是防疫财政成本中的大头,支出激增的财政负担更重。仅民生保障支出一项,就会“吃掉”一般公共预算的相当比例。2020武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07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6%,为1830亿元。而武汉人口为1240万人,不到上海的二分之一。
2021年上海全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7771.8亿元,即便不考虑防疫封控模式造成财政收入大幅减少,全体市民“吃财政”的民生保障支出,够吃多久呢?
再加上防控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全域静止的上海财政能避免赤字高企吗?这个财政窟窿,既是上海的,也是全国的。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上海开启封城模式的财政影响是全局性的。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895亿元,同比下降3.9%。2022年,这一下降比例将会多大?如果占上缴财税八成以上的长三角、珠三角下降,无疑会影响全国的财政基本盘。
2021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超8万亿元,财政净上缴的只有粤、沪、浙、苏、京、鲁、津、闵八省市。其中东南五省一市上缴占全国的八成。那么,高度依赖财政转移支付的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又何以自处?
因此,2022年疫情再来,不是2020年的复刻版,对全国财政大局的影响也将超过2020年。
经济发展也好,防疫也罢,根本目的是促进民生。宏观经济的表现,决定了民生饭碗的大小和质量。政府财政的丰俭,也对民生保障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高度依赖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本地造血能力薄弱,再失去外部输血,民生压力会更大。
目前最重要的是,避免长时间全域静止造成的物流受阻,导致严重的次生灾害。
物流受阻,一度造成了上海的民生困境。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大量民生物资依赖外部输入,承担物资输入主要运力的卡车流量大幅减少,意味着民生物流的主动脉被堵塞。全域静止后,大型批发市场、电商大仓等物资仓储节点被封,将近400万城市服务保障体系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被静止,导致城市商业体系失效,导致市内民生物流的停摆。而大量小区的严格封控,也阻断了连接终端消费“最后一百米”的毛细血管。
结果是,物资进不了城,进城了也无法流动,即使流动了也难以进入消费终端,民生保障因此陷入了困境。这是全域静止阻断物流的系统性问题,而不是基层工作人员能力不足、觉悟不高的局部问题。
而这一系统问题的难解之处在于:奥密克戎超强的感染力,导致人流、物流的病毒扩散风险大幅增加,那么,要实现快速清零,又必须实施比武汉严厉得多的封控。而加码的封控要求,导致民生保障的难度大幅上升。可以说,清零封控的目标和民生保证目标之间的张力加剧了。
而上海物流“堵塞”,同样会通过整个物流系统传递至全国。对此,香港中文大学宋铮教授的研究表明,4月初的全国卡车流量(除上海)已经下降到三月初的72%,美团指数(除上海)也只有去年同期的60%。这意味着上海的民生问题,经物流系统的传递,转化为全国的经济成本。
疫情防控的经济账,确实是全国一盘棋。坚持清零不动摇,就要为疫情再起的经济代价做好充分的准备。
宏观经济的五万亿甚至十万亿的直接损失,如何找到增长补偿的机制;全球供应链布局被迫调整,对中国外贸的长期影响如何应对;民生问题凸显,又该如何解决,需要一一解决。2022年的疫情再起,对中国经济的挑战将大于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