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JPE|魏尚进等:税率和逃税——来自大陆“消失的进口”的证据

12浏览
2022/07/06 17:15发布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最新经济学研究动态——JPE|魏尚进等:税率和逃税——来自大陆“消失的进口”的证据

图片

 

编译|西元 编辑|Via

 

进口关税是指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口货物征收的关税。

 

20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全球贸易向自由化迈进,一系列贸易改革措施逐步推出并落实。

 

上世纪末,以中国、印度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关税虽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但是在21世纪初期开始大幅下降。中国的有效加权平均关税从1998年的15.5%下降到2005年4.87%,此后基本维持在5%左右。

 

图片

 

 

降低关税不仅可以促进贸易投资的增长,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逃税行为。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Raymond Fisman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魏尚进于2004年4月在经济学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发表论文“Tax Rates and Tax Evasion: Evidence from“Missing Imports” in China”。”文章研究了税率对偷税漏税的影响。

 

具体来说,税率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逃税增长3%,这主要是因为少报进口商品的单位价值和将高税商品误标为低税商品。

 

 

作者简介

 

图片

Raymond Fisman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现:波士顿大学)

 

图片

魏尚进

布鲁金斯学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现:哥伦比亚大学)

 

 

作者相关文章

 

【1】RFS|从中国和日本的一系列摩擦事件看民族情绪带来的经济冲击

【2】10篇JPE!中国境内学者发表的JPE论文

【3】15篇JFE!2021中国境内高校学者发表的JFE论文

【4】《政治经济学》JPE上的中国故事!最早发表于1935年!

【5】经济学国际顶刊AER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故事TOP10!

 

 

01
研究背景

 

在实证或理论研究中,税的征收通常被认为是既定的,而且是无偿执行的。然而,这种简化并不符合现实:即便在税收制度相对完善的美国,仍然有接近于国民收入17%的所得税未缴纳。

 

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是理解税率(tax rate)和逃税(tax evasion)之间的关系。许多模型未能提供关于税率对逃税影响的一致预测。此外,除了影响的方向(正向还是负向),还有必要评估这种影响的程度。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难以测量“逃避现象”。

 

本文通过比较对同一商品中,中国内地报告的进口和香港报告的出口的差异来衡量税率对逃税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中国内地从香港进口的逃税情况。在没有逃税(和测量误差)的情况下,两个报告的数字应该是相同的。然而,这个差距不仅存在,而且与税率高度相关。

 

本文能够区分逃税的三个不同方面:少报单位价值,少报应税数量,以及将高税商品误标为低税商品。本文发现,相比低报进口总量,低报进口总值和错误分类是更主要的原因。

 

 

02
研究数据

 

 

1

逃税缺口

 

本文的贸易流量数据来自世界银行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合作开发的全球贸易数据库——世界综合贸易解决方案(WITS)数据库。

 

该数据库数据是由联合国统计司从各个国家的贸易记录中收集的,包括根据世界海关组织(WCO)制定的六位数统一商品编码系统(six-digit HS code)记录的每个国家的进出口信息。联合国允许各国有比HS的六位数级别更详细的分类系统。就中国内地而言,有一个八位数分类系统(eight-digit HS code)。然而,本文选择使用六位数的数据,以便与香港报告的数字匹配。

 

对于中国内地从香港进口的每一种商品,本文将:

 

  • 出口价值(export_value)定义为香港报称的运往中国内地的出口价值,

     

  • 而进口价值(import_value)定义为中国海关报称的从香港进口的商品价值。

     

  • 出口数量(export_qty)定义为香港报称的从香港出口到内地的总数量,

     

  • 而进口数量(import_qty)定义为中国海关报称从香港进口到内地的总数量。

 

 

以价值衡量的逃税缺口(evasion gap)的基本定义为:

Gap_value = log (export_value) - log (import_value)。

缺口越大表明逃税更多。类似地,将数量衡量的逃税缺口为:

Gap_qty = log (export_qty) - log (import_qty)。

 

考虑到香港毗邻中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作为前殖民地的特殊地位,香港代表其他经济体(包括台湾)与中国内地进行了大量的间接贸易。

 

数据库显示,香港会分别报告对内地的间接和直接出口数据,然而中国内地只报告它认为是从其他国家直接进口的商品。例如,经香港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中国海关会将其列为从美国进口的一部分。

 

因此,理论上,中国内地报告的来自香港的进口应该与香港报告的对中国内地的直接出口相等。

 

然而,数据表明,中国海关有时不能成功地将间接进口与直接进口分开。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台湾通过香港向内地的间接出口。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末,台湾不允许其公司与内地直接贸易,台湾的出口经常将香港列为目的地。

 

货物在运往香港的途中,装运标签可能会被修改。虽然香港海关当局将这类交易理解为间接出口,但中国海关可能会将其中一部分错误地归类为直接从香港进口。

 

基于直接出口比率,本文之后的主要结果排除了最“间接出口密集”的行业(直接出口比例低),因为这些行业更可能发生这种分类错误。但是就系数的大小和显著性而言,不会有太大影响。

 

直接出口比率(direct export ratio)定义和分布如下:

 

undefined

 

 

具体来说,本文剔除了所有直接出口比率在0.01以下的产品,这就消除了大约18%的样本。

 

 

图片

 

 

2

税率及税收

 

关税和税收的数据也来自WITS,该数据库给出了按照八位数分类系统的关税数据。因为进出口数据是在六位数的水平上报告的,所以关税的数据要在六位数水平上进行加总。除了关税,大多数进口商品还征收增值税,税率从13%到17%不等。因此,本文的税率是指关税和增值税的总和。

 

本文在基准回归分析中使用的是1998年的数据,因为中国从1998年开始全年采用单一的关税表。下图为关税税率的频率分布,由此可以看出,关税税率在商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图片

 

逃税的部分原因可能是将进口商品错误地标记成与它“类似”的税率较低的商品。如果两个商品属于同一四位数类别,则认为它们是“类似”的。

 

本文将avg(tax_o) 定义为一个商品的四位数级别(four-digit)中所有其他商品按出口价值(export_value)加权的平均税收水平。使用四位数级别主要是因为税率在五位数级别上没有太大变化,三位数级别统计又过于粗糙。

 

图片

 

由上表的汇总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逃税缺口的均值为负(面板A),原因可能是如上所述的中国海关误将部分间接进口认定为直接进口,因为当排除直接出口比率低于中位数的观察结果时,逃税缺口均值为正(面板B)。

 

还需要注意的是,当以价值而不是数量衡量时,逃税缺口更高。这表明,某些逃税的形式是少报单位价值。

 

 

03
实证分析

 

1

基本设定

 

 

undefined

 

上式中,export_k是香港报告的直接出口到内地的商品k,import_k是指中国海关报告的从香港直接进口的商品k。如果高税率是逃税的原因之一,则β>0。

 

然而,由于中国海关不能总是准确地将间接进口和从香港真正的直接进口分开,从香港记录的进口包含了部分间接进口的import*_k:

 

undefined

 

由于直接进口和间接进口均适用相同的税率,误计入直接进口的规模应该与税率不相关,而更可能与该产品的进口规模成正比(可能存在一些随机误差)。本文假设:

 

undefined

 

其中θ为常数,ηk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整合以上所有式子,可以得到:

 

undefined

 

其中,

图片

 

 

2

回归结果

 

下表第1列显示逃税缺口对税率的敏感性为2.93。这意味着如果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申报的进出口之间的差距将增加约3%。当剔除gap_value的最高和最低1%的观测值时,系数实际上没有变化(第2列)。将样本进一步限制后,结果也变化不大(第3-7列)。

 

图片

 

除了少报进口价值外,逃税的形式还可能是采取错误分类——将高税产品作为低税品种进行申报。为了调查这种类型的逃税的存在,本文将“类似”商品的平均税率纳入回归。

 

图片

 

如果错误分类现象普遍存在,那么β2<0:当本身的税率保持不变时,商品k的类似品种税率越低,就越有动机将k的进口误报为其他类似商品。下表第2行证实了该推断。

 

图片

 

 

3

价值还是数量?

 

为了将单位价值少报与数量少报区分开,本文将数量衡量的逃税缺口(gap_qty)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图片

 

 

下表结果表明,只有纳入avg(tax_o)时,税收系数才会显著为正。因此,相比低报进口总值和错误分类,低报进口总量并不是主要原因。

 

图片

 

 

4

免征关税

 

许多香港的商品可以免征进口关税。这些豁免可能会影响逃税的激励,因为高税率商品更想要寻求豁免。准确地说,因为豁免提供了逃避纳税的合法手段,对于豁免很常见的产品,逃税对税率的敏感程度可能比豁免很少的产品要低。

 

本文计算了每一种六位数级别商品的免税进口比例并将其与主要因变量——税率(tax)进行交乘纳入回归:

 

图片

 

结果显示,β3显著为负,其大小与β1大致相同。这意味着对于完全免税的产品(exemption = 1),税率对逃税没有影响。

 

 

04
结论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衡量税率对逃税的影响。研究发现,逃税缺口与税率高度相关,更高税率的产品,逃税额更大。

 

作者认为,少报进口商品的单位价值和将高税商品误标为低税商品是逃税的两种主要手段。

 

 

 

 

金融学说,道口学说,学说经济,五道口学说,清华五道口学说,清华学说,学说平台直播,学说会议预告,学说ABFER直播,学说学者库,学说研讨会直播,学说年会直播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300
·
总浏览量175585
最新文章
更多
还记得自己当初为什么选计算机专业吗?
文晟
2
浏览
住房“限购令”如何影响周边城市房价和汽车消费?
学说观点
12
浏览
JFE|空气污染不仅影响身心健康,也会干扰投资者的理性决策!
学说观点
2
浏览
JFE|中国股市可以准确预测吗?来自机器学习的视角
学说观点
3
浏览
国际金融顶刊JFE最新研究:中国股市的真实价值
学说观点
1
浏览
金融学顶刊《Journal of Finance》“偏爱”哪些中国故事?
学说观点
3
浏览
热门用户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300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298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40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964
浏览
会议预告|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一期,邀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会议动态
·
3260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524
浏览
荒唐!Science论文作者P上自己名字,还写进简历里?
楚健
·
275
浏览
李开复:ChatGPT引发失业恐慌?这20种工作要避开!
我和ChatGPT有个对话
·
251
浏览
Top 100 Economics Blogs of 2023
学术小秘书
·
250
浏览
2022数字经济大会议程发布,邀您参会!
学术会议动态
·
212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203
浏览
于海龙 李成明丨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政策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和路径选择
经典论文回顾
·
183
浏览
TOP前沿: 文本分析方法必读实用指南! 基于文本即数据的机器学习!
经典论文回顾
·
17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