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人才活力与潜力 加快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1. 引言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的策源地,可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全球影响力。党中央作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布局,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位一体,各有特色、优势互补,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努力建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队伍,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2021年12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指出,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要素包括人才、企业、大学、政府、创新文化、资本市场、创新设施和创新服务。其中,企业、大学、政府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文化、资本市场、创新设施和创新服务是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撑要素[1-2];科技创新人才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体[3]。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需要的人才以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中的研发与技术人员为主,此外还包括风险投资公司、知识服务机构、政府等部门中的专业人员[2]。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是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人才的高流动性也成为各个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竞相争夺的核心要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逐渐呈现出以人才为导向的创新资源集聚建设模式。
因此,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优势,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潜能,拓宽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工作环境。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不断强化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为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中国舞台。
近年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人才发展平台和集聚高地,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更大力度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落户,集聚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加快形成多层次创新人才生态。深入推进“千人计划”“海聚工程”等领军人才计划,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抓好人才社区、学校和医院等配套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际化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各类人才心无旁骛专注事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为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的活力和潜力,加强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本文将首先梳理国际典型科技创新中心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竞争和评价上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汇聚全球英才、培育青年后备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和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方面提出我国加快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建议。
2. 国际典型科技创新中心人才建设经验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已形成多个科技创新中心。当前全球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包括美国的硅谷、纽约、波士顿,伦敦、东京、特拉维夫等。其在人才建设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本文选取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和日本筑波科学城进行重点分析,探索其人才建设上的经验。
2.1 美国硅谷
硅谷是全球高端人才和尖端技术的聚集地,拥有世界范围内单位面积里密度最大的高素质普通员工和高技术人才[4]。2020年硅谷指数显示,近年来,硅谷在人才、技术、创新方面的绝对优势正逐渐缩小。硅谷总体就业增长大幅下降,但技术性人才就业增长高达3.2%[5]。硅谷在国际化科技人才竞争力培育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功,其人才建设具有以下特征[6]:
首先,开放的国际人才政策吸引大量外籍人才前来工作和创业[7-10]。2019年,外国出生居民人数上升至38%,主要工作年龄段(25~44岁)的新技术人才中有67%来自亚洲,其中大部分来自印度与中国,人才储备持续提升。硅谷吸引大量外籍科技人才集聚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针对国际人才的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计划,即只要国际学生在美国完成高等教育都可以申请OPT,这项计划让国际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短暂留在美国工作(1年)。针对主修STEM领域(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的学生,可以申请STEM OPT Extension,获得3年的工作期限,且在OPT有效期内找到正式工作即可顺利申请H1-B1,并在申请美国绿卡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该项政策有效增加了硅谷STEM人才储备,带动了硅谷科技创新发展。其次,园区内拥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持续智力支持[11]。硅谷及其周边地区聚集了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奥克兰分校等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拥有全球顶尖的教授学者、最前沿的科研课题以及世界各地的优秀工程师。这些大学、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共同构筑了硅谷优良的创新环境,也为各类科技公司持续注入智力资源和前沿科技创新成果。
2.2 以色列特拉维夫
以色列被誉为“初创国度”,作为以色列的创新中心,特拉维夫聚集了以色列70%左右的高科技初创公司。特拉维夫拥有创新的诸多重要元素,如人才聚集、鼓励机制、市场资本等。其中,人才优势是特拉维夫成为创新中心的一大主因[12-15]。特拉维夫在人才建设上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注重人才学历教育和创业教育。科技公司的发展依赖教育,约65%的特拉维夫居民拥有高等教育学历,高于以色列平均水平(50%),这也是高科技初创公司选择落户特拉维夫的重要原因[16]。以色列学校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勇于提出新想法,提倡课堂讨论,这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17]。以色列高校创业教育中注重科技创新与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相结合,培育学生的系统性思维;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各类科研活动,激发科研兴趣,以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其次,宽松的试错氛围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生态。“失败了再来”已成为以色列这个国家创新文化的基因[16]。特拉维夫通过举行创业失败者大会,为创业者提供一个分享其创业经验和心得的舞台。以色列在各个高校均设有创业活动中心,其中,特拉维夫大学创业中心是以色列目前最大、最活跃的创业中心,旨在为创业者提供切实可行的专业咨询,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组织创新创业竞赛的形式,为创业活动的各类参与主体搭建关系网[18]。
2.3 日本筑波科学城
日本筑波科学城位于首都东京东北60公里处,始建于1968年,是日本的科学研究中心。目前,科学城内拥有筑波大学等30余个国立科研机构、300余个民间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其中,筑波大学为各研究院所输送了大量科技后备人才。经过多年建设积累,目前,筑波科学城已有6位诺贝尔奖得主。筑波科学城在人才建设上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将人才培养作为科学城未来发展的持续动力。2010年,科学城制定的《新筑波宏伟计划目标》,提出要建设领导世界革新的全球都市,并将人才培养作为重要的建设目标,积极推动多领域人才的国际化培养。
其次,设立学科创新学位计划,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跨领域的综合性人才。例如,在生物医药领域,筑波生命科学促进协议会和筑波大学、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等合作设立了生命科学创新学位计划,开设从资源利用到产品化的创新全链条课程,培养既具有深厚专业知识,又可以进行跨领域研究的国际化科研人员和高技能职业人才,加快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实用化进程[19]。
第三,以大学为依托,加强创业培训,培养创业精神。筑波大学于2015年设立创业者培训计划,聚焦机器人、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采用美国硅谷的《创业者手册》为教材,并聘请Cyberdyne公司的创始人山海教授讲授相关课程,面向全社会开展创业教育。
最后,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完善人才服务配套措施。2013年,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外籍研究人员调查数据显示,筑波科学城内拥有研究人员20431人,其中,外籍研究人员5291人,占比达到25.90%。在外籍研究人员中,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最多,占比达到三分之一;来自韩国的研究人员约占10%,位居第二;来自美国的约占3%,位列第五。由于东京附近物价水平较高,为方便外籍研究人员工作,科学城为外籍学者和留学生提供低租金宿舍。地方政府部门也编制了外国人生活手册,科学城内主要道路、公共设施、信息发布点与学校网站使用日、英、中、韩4种文字,提供国际化的公共服务[20]。
综上所述,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和日本筑波科学城在吸引国际人才、培育青年科技后备人才、加强创业教育培训、完善公共服务和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激发人才活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 国际典型科技创新中心人才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3.1 汇聚全球创新英才,抢占国际创新高地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集聚一批高水平国际人才。以上海市为例,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的政策优势,积极开展海外人才永久居留便利服务等试点。2020年11月8日,科技部发布了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上海再次排名第一,实现“八连冠”。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积极参与全球科技人才的竞争与合作,建立健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竞争和评价机制。优化全球创新团队招募机制,探索与海外人才的线上合作工作模式。允许在国家级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科研载体为国际高端领军人才设立“特区”,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对引进的顶尖人才采用国际通用的同行评议考核机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不断扩大科技开放力度,营造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协同的国际科技合作生态,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来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3.2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强调,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要求承担科研活动的个体拥有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以更好地聚焦世界前沿科技,更需要具备这些条件的青年人才构成相互支撑的人才体系。武汉市近年来以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把决定城市未来发展的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城市的合伙人,建立“科学发现、靶向引进”的评价机制,制定“分类施策、精准施策”的政策举措,打造“一张绿卡全程服务”的运行体系,有效推进了人才和城市的同频共振、共生共荣。
“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推动“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逐步形成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重点破解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支持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培养本土青年人才。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充分发挥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的引导作用,鼓励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3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指出,要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放手让广大知识分子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十三五”以来,国家积极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人才评价激励体系,成都等地的高校院所以明确科技成果权属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从事创新创造的热情和动力。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全面增强科技人才活力。深化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破除“四唯”的导向,把科研人员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和人才评价等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科研诚信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全面落实创新创业政策,支持高校将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参与创业项目的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在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深化创新人才的创新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出台职务发明条例,赋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权,深入推动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改革,完善人才奖励制度。
3.4 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挖掘人才工作潜力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进一步建立人才“引育用服”的配套政策,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完善户籍管理、薪酬福利、税收减免、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就医保障等相关政策,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例如广东省、深圳市针对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使得在大湾区工作的境外人才实际的税负水平明显降低,对于大湾区广聚英才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特别是针对国际化高层次人才,要形成精准引才名单,完善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停居留政策,完善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制度,积极推动外国来华工作许可向外国人才聚集的区域下放,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北京市已于201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理念,并纳入新版城市总规,为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深入推进移民和出入境服务制度创新、政策优化、管理协同,针对国际人才的医疗、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出台政策措施,加快形成国际人才社区“政策矩阵”,持续营造“类海外环境”,着力打造“人才政策试验区”。
3.5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还需要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实现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
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必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鼓励科研人员富有好奇心,勇于进行自由的科学探索,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完善试错容错纠错机制,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4. 结语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支点,高水平人才也是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要素。“十四五”时期,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加快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战略布局和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突出战略导向和目标导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
未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创新链、产业链,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以及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宽”环境,多举措激发人才活力和潜力,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文章来源:《今日科苑》、创新研究
*侵权必删
学术前沿速递
学说观点
AIGC交流社区
未央网
毕宣
王凯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