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为什么海内外华人不做冒险的科学研究?

6浏览
2022/05/17 15:18发布
张子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生
最新发布文章——为什么海内外华人不做冒险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非常有趣的一个方面,是存在冒险。

 

虽然这一点对科学界内部是清楚的,对科学界外部还特别有吸引力,但实际上敢于冒险、善于冒险的科学家并不多。

 

海内外华人,至少在我熟悉的生命科学,百年来,基本都不做冒险的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如果几年内可以做出结果,不算冒险。

 

研究工作,如果非常难,但是一旦做出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会被大家公认,也不算冒险。

 

一种冒险是,要么是几年做不出,需要7/8年,超出一般研究经费资助期,才算。如斯坦福大学的Brian Kobilka,本来做大家公认的研究,经费充足,后来做大家认为没有希望成功的研究,越做支持越少,最后丢了其最大的研究经费,需要做医生的妻

子放弃她自己的本职工作,义务来管理实验室经费,减少不必要开支。

 

图片

 

还不够,需要他本人去医学院院长那里求爹爹告奶奶,请求给一点经费支持做关键研究的博士后生活费。很不容易坚持到最后。一旦他实验室成功后,全世界很多实验室用他的方法,做一样的课题,举一反三百,每周都有文章见于Nature、Science、Cell,我们中国在跟他方面就很不落后。

 

冒险做第一,我们还不行,跟风第一,我们在一些领域做到了。当然,这也是很大的进步,相比跟都跟不上,读都读不懂的时代。

 

另外一种冒险是,做出一两篇论文,还不被公认,没有竞争,而是还需要很多工作,在前途未知的情况下,继续在黑暗、半黑暗中摸索,最后才获得一般人公认的成功。Eric Betzig做成像工作,早期多年不被看好,他只好在自己家里做,在某些个别科学家支持和荫庇下做,等到柳暗花明的时候,其他的人一涌而上。

 

图片

 

冒险可能还有其他模式,共同点是前途不确定,其他同行绝大多数不理解、不支持,讽刺挖苦的也并非少数。

 

冒险不能保证成功,可能冒险而成功的少于不冒险而成功的。但是,冒险可以带来科学的一部分(也许是少部分)重要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冒险对有些科学家很有趣。

 

中国培养的海内外科学家冒险性很小,可能有文化基础,也可能与从小就因为考试就立即有回报的教育体系有关。海外的华人,可能与其少数民族地位而需循规蹈矩有关。

 

 

 

 

*文章来源:饶议科学

*侵权必删

 

张子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生
文章136
·
总浏览量79400
最新文章
更多
上交鲍杨、武大李斌等顶刊JAR:机器学习可以检测企业欺诈吗?
学说观点
13
浏览
如何靠发表国际会议来成功保研申硕?
文晟
7
浏览
《金融研究》2023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前沿速递
11
浏览
【高录用/稳定检索】2023年算法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EIE2023)
文晟
11
浏览
2023年算法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EIE2023)
文晟
4
浏览
清华钱颖一院长: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学术前沿速递
20
浏览
热门用户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299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297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40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973
浏览
会议预告|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一期,邀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会议动态
·
3265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531
浏览
荒唐!Science论文作者P上自己名字,还写进简历里?
楚健
·
276
浏览
Top 100 Economics Blogs of 2023
学术小秘书
·
252
浏览
李开复:ChatGPT引发失业恐慌?这20种工作要避开!
我和ChatGPT有个对话
·
251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224
浏览
2022数字经济大会议程发布,邀您参会!
学术会议动态
·
213
浏览
TOP前沿: 文本分析方法必读实用指南! 基于文本即数据的机器学习!
经典论文回顾
·
189
浏览
于海龙 李成明丨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政策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和路径选择
经典论文回顾
·
18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