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增强创新创业动力
一、把实施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着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市以土地为园区发展的主题,在全市土地开发强度达到37%、东南部先发地区达到50% 的情况下,这种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果继续这种发展方式,佛山市将成为一个不适宜居住的城市,人才无法聚集,产业无法升级,城市将停滞不前,人民生活难以改善。在这种情况下靠科技含量、靠科技创新就变成我们下一步不得不走的路。
2012 年年初,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力争到2020 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实施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以“两个融合”(产城人融合和产业科技金融融合)战略作为基本路径,通过两大战略纵横交错,形成城市升级、人才聚集、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四位一体、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产业从低端走向高端的升级格局。在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先后出台《佛山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13 —2020 年)》及配套政策,并从2013 年起连续5 年投入100 亿元财政资金,带动社会1000 亿元资金投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围绕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佛山市集中更多资源建设金融创新平台,广东金融高新区累计吸引100 多个国内外知名金融企业和项目进驻,总投资额达400 亿元。建设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试验区,引进信托基金、商业银行、风投机构,助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市场化的兼并重组。举办中国(广东)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洽谈会,搭建金融资本与科技、产业对接的高端平台。建设佛山民间金融街,吸引金融、中介机构近50 家进驻。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注册企业达242 家,融资意向达60 亿元。深交所企业上市路演中心进驻南海,天交所广东运营中心落户顺德。
2014 年,全市财政安排创新型城市建设资金21.07 亿元,带动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增长。佛山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全国陶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南海区获批全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顺德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南海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启用,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挂牌成立,佛山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新材料产业园投入使用。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 家(总数达618 家)、中国驰名商标6 个(总数达124 个)、集体商标4 件(总数达21 件)、广东省名牌产品187 个(总数达399 个)。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995 件,增长55.2%。新增省级、市级创新团队13 个,省级、市级工程中心96 家,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3 人,设立院士工作室29 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市、区财政出资5 亿元设立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困难。成立佛山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产业金融引导基金,启动佛山科技保险试点。成立市金融发展与稳定领导小组,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融资38.6 亿元,佛山民间金融街引入60 多家金融机构,全市新增银行2 家、保险公司4 家、小额贷款公司3 家、股权投资企业56 家、融资租赁公司10 家、新三板企业11 家、上市企业2 家。
二、把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作为重要平台,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
近年来,佛山市把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作为重要平台,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佛山市大力打造高端发展平台,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国家高新区、广东金融高新区、南方智谷、智慧新城等产业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其中,南海区、顺德区的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佛山市南海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国家级孵化器培育单位3 家,孵化场地面积达10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42 家、毕业企业83 家;顺德区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0 多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 家、省级孵化器3 家,孵化场地超过10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500 家,累计毕业企业超过100 家,申请专利超过300 项,产出效益约 5 亿元。我们的主要措施具体如下:
(一)强化政策引导和示范带动
南海区对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奖励,其中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孵化器给予最高1000 万元的扶持。以公有资产投资建设模式,在瀚天科技城建立全区首个孵化器——创享蓝海,并打造成为国家级孵化器,形成示范作用。顺德区明确重点支持孵化器用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依托闲置场所和园区参与孵化器建设,打造特色产业创业园区。如省级孵化器德美新材料创新科技园利用原研发中心场所和闲置地块,专注新材料领域打造专业孵化器,预计项目总投资3. 51 亿元,面积超10 万平方米。
(二)集聚创新项目和创业人才
南海区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南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中心和光机电产业孵化器,以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项目来源;与香港科学园合作共建创享蓝海孵化器,引进香港创业团队(公司)5 家。顺德区推出人才新政30 条,每年举办面向全球的创新创业大赛,对优胜项目进行扶持,获奖项目进驻顺德孵化器并享受政策倾斜。近3年,累计引进创新创业项目100 多项。举办“万众创新、赢在顺德”百所高校创新人才看顺德大型活动,举行创新项目路演暨项目合作意向签约等14 项活动。目前,广东工业设计城集聚设计师超过2000 名,顺德创意产业园每天有超过5000 名软件开发、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领域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三)完善科技产业孵化链条
南海区逐步形成“创业大赛—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服务体系,打造出覆盖在孵企业技术创意、产品实现到产业化实施各阶段的孵化服务链。如广佛智城以电商产业为主题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搭建电商创客中心、创新创业服务联盟等一系列孵化服务平台,举办华南电商运营挑战大赛,促进孵化服务水平提升。
(四)创新孵化器投融资机制
南海区以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为平台,通过孵化器引入达晨创投、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海科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服务机构,提供天使投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其中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以创享蓝海孵化器为试点开设科技板,降低创业企业股权融资门槛。顺德区健全孵化器资金支持链条,成立科技银行,针对进入孵化器的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组合贷、科技专项过桥贷等准入更灵活的金融产品;组建省科技金融中心顺德分中心,以区产业创新服务中心、资本市场服务中心等政策性投融资平台为基础,对孵化器及在孵企业提供科技政策指导和金融培训;区财政首期投入不少于2000 万元,设立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信贷风险补偿资金,通过与科技银行等共同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坏账损失风险,调动各方资金加大对孵化器及在孵企业的支持。全区孵化器建设共投入资金约10 亿元,其中社会投入约占80%,带动科技企业投资约5 亿元。
三、把服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发挥市科协及科技团体的职能作用
(一)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市科协走访调研了佛山市新媒体产业园、张槎针织纺织行业和顺德区龙江家具行业,召开“互联网+”传统产业研讨会,分析传统企业应用“互联网+”存在主要问题、风险和短板。在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实施推进方案,上报市政府决策。
(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
联合团市委以及市经信局、市科技局、佛山电视台等举办第二届佛山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185 个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报名参赛,佛山电视台630 新闻、财富前途等栏目持续宣传报道本次大赛。经过初赛、训练营、半决赛等环节,大赛产生了十强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并进行总决赛,佛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雅林,省科协副巡视员、秘书长汤少明,团省委副书记梁均达等领导观摩比赛并为获奖者颁奖。
(三)推进实施佛山海智计划
会同省科协合作交流部一起走访市人社局、市商务局等职能部门和中德工业服务区、佛山高新区、广东金融高新区等战略平台,对接科技园区,并探讨建立海智计划工作站、工作基地,依托科技园区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引进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四)强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市科协联合所属学会举办一系列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包括肿瘤论坛、“工业4.0”沙龙、纺织集中供热技术交流等,鼓励各行各业引进创新思维;举办五期技术创新暨职称公需课培训班,内容包括“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方法、知识产权实务等,培训学员近千人,提升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能力。
*文章来源:创新研究
*侵权必删
学术前沿速递
学说观点
AIGC交流社区
未央网
毕宣
王凯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