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点燃城商行发展的“助推器”

8浏览
2022/04/02 14:27发布
智慧金融研究中心
智慧金融研究中心
智慧金融创新、城商行点燃城商行发展的“助推器”

导语: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转型不断深化、资本约束日趋严格、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等趋势下,城商行面临的整体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直面市场竞争加剧和自身发展转型的双重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金融+科技”已成为传统银行创新转型的主要方向。2020年,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居民生活习惯、业务需求发生明显转变,无接触、全线上、移动式金融服务已成为客户首选。这进一步驱动银行加快科技赋能,全力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唯有如此才能把握发展机遇、抢占发展先机。

相比大型银行,城商行的金融科技转型整体相对落后,人才、技术储备略显不足。如何利用好金融科技“助推器”,实现转型发展“弯道超车”,已成为当前城商行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命题。

城商行金融科技转型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图片

总体来看,城商行在金融科技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认知不够统一。多年以来,城商行大多采取聚焦本地市场的经营策略,与地方政府、本地企业建立了相对牢固的关系网络,依赖资源型、关系型营销维持着业务的稳定发展,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够强烈。在该不该创新转型的问题上,一些城商行很难在决策层面形成统一认识,也很少会真正把创新转型作为银行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从目前大多数城商行对创新转型的投入来看,多数城商行仅仅将金融创新和业务转型作为对传统业务的补充,尚未充分认识其对于转变经营模式、增加利润的重要意义。
理念相对落后。当前,虽然部分城商行已经开启了基于金融科技的转型发展之旅,但是由于对客户旅程的认识缺乏足够的经验和能力,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能贯彻到产品创新、渠道建设、服务流程优化、风控模式升级等各个方面,导致创新转型的重点抓手把握不牢,转型效果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合规、风险防控无法突破现有制度或业务模式的框架;服务模式仅停留于产品交付而非用户体验层面,客户粘性差;依旧沿袭着基于人际关系的获客模式,精准化营销程度低;产品结构通常以基础存贷款为主,难以配置出客户需要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线上、线下渠道相互割裂,难以为客户带来一致化的服务体验等。
人才、技术储备略显不足。金融创新的本质是要创造出新的金融要素,或对金融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和组合,提供新的金融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技术的有力支撑。相较于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受制于地域、品牌等条件的限制,难以吸引“金融+IT”复合型的高端技术人才加入,而自我培养更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金融科技转型常常会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境;技术储备方面,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尖端科技的自主研发投入十分巨大,见效周期也相对较长,城商行一般很难独自承担。同时,城商行也无法像大型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样,通过风投、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形式快速布局金融科技。

城商行金融科技转型发展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图片

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第一,在放开利率管制和存款保险(放心保)制度推出后,中小机构将失去存贷款利率管制提供的实质保护,加大了城商行对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管控难度。第二,资本约束日趋严格,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将迫使银行转向寻求高收益的资产配置,这对其战略定位、产品创新、研发及定价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三,随着业务创新和跨业、跨界业务的增多,表内与表外间,银行与信托、证券等不同行业之间,正规金融体系与民间融资之间的关联度提高,业务复杂程度上升,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增强,银行业风险特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发展扩张与风险管理能力的矛盾不断深化。与近年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调控导向、投资政策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背景相映衬,城商行实现了业务规模和服务网络的迅速扩张,但同时仍沿袭了“重速度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的惯性思维。部分城商行还没有形成具有自身优势和特点的良好经营模式,风险管理机制未能形成。大多数城商行未能真正使用国有、股份制银行已广泛运用的计量风险和成本的管理工具,如资金转移定价、经济资本管理、经济增加值考核、风险管理模型等。一些银行的经营模式不具有可复制性和持续性,靠垒大户、大业务、异地业务、保证金存款、大量签发承兑汇票等手段,拉动业务规模迅速膨胀。这些新老问题使城商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更大挑战,增加了发展转型难度。

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客观来说,近年来城商行的发展前有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堵截,后有银行化改革中农信社的“追兵”,处境并不乐观。目前,国有、股份制银行向下寻找客户资源的倾向明显,大举渗透或争夺中小银行市场,如近5年,山东省有7家城商行在当地的存贷款市场份额基本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创投私募、小贷典当、第三方支付也挤占了银行的传统市场,央行数据显示,2012年人民币贷款只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2.1%,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

缺乏有效的战略定位与规划。城商行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城商行市场定位不清,在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群体、服务方式上缺乏清晰的规划,对自身优劣势认识不清,以致走上了同质化竞争的路子。一些行仍以追求规模、速度、排名作为战略目标,热衷于跟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同时,相比大中型银行,城商行信息渠道闭塞,政策解读能力弱,趋势判断水平较差,无论是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还是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均存在偏差,难以主动放弃当前模式,在加快转型方面存在等待观望情绪以及路径依赖心理等。

图片

 

金融科技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将重塑银行业生态,为银行业转型发展赋能,对城商行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城商行应当解放思想,尽早认识到金融科技的重要意义,明确科技立行的发展战略,加大人力、财力资源投入,加强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才能抓住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文章来源:金融时代网、智慧金融研究中心
*侵权必删
智慧金融研究中心
智慧金融研究中心
文章108
·
总浏览量1690
最新文章
更多
还记得自己当初为什么选计算机专业吗?
文晟
2
浏览
住房“限购令”如何影响周边城市房价和汽车消费?
学说观点
10
浏览
JFE|空气污染不仅影响身心健康,也会干扰投资者的理性决策!
学说观点
2
浏览
JFE|中国股市可以准确预测吗?来自机器学习的视角
学说观点
3
浏览
国际金融顶刊JFE最新研究:中国股市的真实价值
学说观点
1
浏览
金融学顶刊《Journal of Finance》“偏爱”哪些中国故事?
学说观点
3
浏览
热门用户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300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298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40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964
浏览
会议预告|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一期,邀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会议动态
·
3260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524
浏览
荒唐!Science论文作者P上自己名字,还写进简历里?
楚健
·
275
浏览
李开复:ChatGPT引发失业恐慌?这20种工作要避开!
我和ChatGPT有个对话
·
251
浏览
Top 100 Economics Blogs of 2023
学术小秘书
·
250
浏览
2022数字经济大会议程发布,邀您参会!
学术会议动态
·
211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203
浏览
于海龙 李成明丨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政策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和路径选择
经典论文回顾
·
183
浏览
TOP前沿: 文本分析方法必读实用指南! 基于文本即数据的机器学习!
经典论文回顾
·
17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