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疫情后,城市经济迅速恢复的8大抓手

33浏览
2022/05/17 03:46发布
疫情经济研究
疫情经济研究
这篇文章带你看当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疫情后,城市经济迅速恢复的8大抓手

疫情对经济活动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

经济增长放缓,供应链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上海以及其他重要工业中心甚至相继停摆;服务业及其就业陷入困境,对风险抵抗能力较弱的小企业难以为继。

 

更重要的是,疫情危机让普遍的悲观情绪得以蔓延,进而影响了人们的信心和预期,如果不加以积极的干预,会在长期对更广泛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

 

增强信心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在短期带来可见的经济复苏而找到其快速恢复的抓手,是城市经济重振的重要前提。

 

本文尝试从国际案例中获得经验,形成可操作的观点,为疫情后的经济快速复苏带来启发。

 

 

图片


抓手1:
关注“规模扩张型”企业

+“高就业乘数”企业

 

 

后疫情阶段,城市最应该关注的指标之一就是经济产出与就业数量毋庸置疑这个任务只能落在企业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规模扩张型”企业+“高就业乘数”企业。

 

“规模扩张型”企业指的是其收入与就业在过去几年中都在持续扩张并有显著增长的企业。

 

“高就业乘数”企业主要来自先进制造业与创新部门。

 

图片

 

据美国的统计数据:一个普通制造业的职位可以带来1.6个制造业外的就业,创新部门的就业乘数是制造业的3倍之多,同时一个先进制造领域的就业也可带来5个先进制造业外的就业,并且可以横跨16个产业领域,具有强大的乘数效应。

 

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看,一份高科技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就业机会,还会最终会产生出五份高科技部门之外的工作,其中既有高技能职业(律师、教师、医生),也有相对的低技能职业(餐厅服务员、美发师)。

 

政府可以试着与此两类企业重点建立联系,了解它们的聚集方式以及产业生态,了解它们吸引人才的方式,了解他们在疫情中的挑战与困境,给予合适的扶持政策,并在疫情后的经济恢复中,有机地将此类企业融入发展计划,发挥此类企业在重建中的积极作用,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图片

 



图片


抓手2:
鼓励基于需求的

本土创新

 

 

疫情下的上海,很多市民因为封城无法得到及时救治陷入危险,为了解决这一困境,4月7日,一个平台悄然上线——

 

这就是“我们来帮你·上海抗疫互助”它由一帮子在家隔离的年轻人开发,团队里10多个人,里面有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从产品策划到开发上线只用了几个小时。

 

市民求助的信息在实时更新,紧急程度分为极紧急,紧急、较急三类,平台上线仅几天,就已收到400多个来自企业、政府机关和普通居民的物资对接信息。

 

图片

 

同样,在日本福岛地震发生后核电站泄漏,辐射污染严重,数万人逃离家园,恐慌情绪蔓延,但官方人手不够经验不足,民众连哪里是安全区都不知道。

 

情急之下,几个人发起了一个网上社区,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众人决定自己解决问题:一个创业公司设计出来了更方便好用的辐射监测设备,一个众包网站帮着筹集了款项,一家本地公司完成了生产,一大群志愿者把监测设备绑在汽车上走街串巷,他们很快就收集了超过5000万个数据点,放在一个知识共享网站上供人们随时查阅……

 

这个由民众自我发起的网站是https://safecast.org/

 

图片

 

这就是基于需求的社会创新。这些创新根植于互联网时代,他们快速地应对当下的需求,而正是这种快速响应,快速创新,让让城市运行更有韧性。

 

在疫情后的恢复重建期,可以鼓励更多此类基于需求的创新。比如在线上组织黑客马拉松(Hackathon),抛出挑战及问题,组织本地创业社群提供有关技术并为如何应对经济冲击提供解决方案。

 

图片

图片

 



图片


抓手3:
工作技能培训

匹配未来产业发展

 

 

疫情对旧有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巨大冲击,这个冲击在某些领域还可能是无可避免的。在不稳定的经济大环境下,不少行业机会锐减,不少人被迫离开旧的岗位,而与此同时,漫长的疫情大大加剧了所有人的疲惫感,想重新寻找开始的人越来越多。

 

不管是哪一类离职者,他们都需要再次增强个人能力,提高技能,与未来的产业发展做更恰当的匹配。

 

地方政府可以与大学、职业培训项目、公司内部培训部门等合作,提供“学习大礼包”。

 

这个大礼包可以是来自各方的在线学习培训资源,也可以是来自具体公司的实习机会等等,也可以是给节点公司的培训费补贴,这些政策可以帮助人才们建立更有针对性的技能体系,在该城市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图片

 

在此抓手中,可以重点关注年轻一代,年轻人刚入职场不久,他们抵抗疫情风险更为脆弱,而且有可能受雇于被疫情影响最大的产业,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一旦经济开始复苏,这个群体可能是反弹最快并更趋向于寻找新机遇的群体。

 



图片


抓手4:
制定企业支持方案

特别是双创企业

 

 

为了保障疫情之下企业正常经营运转,减轻疫情为企业所带来的负担,城市应该为企业制定系统减负政策,比如为企业减轻社保缴费负担等。

 

更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市场需求的萎靡,整体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往往容易导致风投资本的萎缩以及创业者创新意愿的下降。

 

在这种情境下,地方政府可以尝试建立双创支持体系。例如,与大学研究所共同建立创新网络,进一步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提供创业资本,建立本土孵化器加速器,有效地向企业家们提供更多支持。

 

图片

 

从另一个角度看,经济衰退期往往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其中蕴涵着新的机会与商业范式,有一部分人可能会更大胆地进行创业尝试,从而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王者。

 

考夫曼基金会(Kauffman Foundation)2009年发表的《正在发生的经济未来》(The Economic Future Just Happened)一文总结说,大多数《财富》500强公司都是在经济困难时期起家的。

 

在混沌时期,政府可以随时提供必要的支持系统,这将会刺激下一波经济增长。

 



图片


抓手5:
公共交通的恢复

以及公共空间的激活

 

 

疫情后,不少人担心公共交通的安全,减少公交出行的频次。特别是老年人群体。疫后老年人可能更加不愿意外出,也不愿意获取医疗保健和食物等其他基本服务,这有可能导致他们身心健康下降,甚至还可能对当地公交服务需求和当地零售业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

 

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分析出老年人集中活动的社区,并对现有公共交通系统进行评估,增加定点社区的公交路线,减少转乘巴士次数;在道路规划设计中为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提供更多的空间。

 

同时,开辟更多的步道,优化行人环境。或还可以跟企业一起,推广免费的公共自行车系统,鼓励出行频次。

 

而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市民公共生活的发生主体,是城市公共价值的承载空间,他让城市更有活力,让城市里的人得以连接,从而产生信任感与归属感。

 

图片

 

数据显示,在步行设施上每投资1美元,就可换得11.80美元的回报。而当纽约布鲁克林将停车场改成步行广场以后,零售额增长了172%。在市里逛街的人更有可能在附近的商店购物。人们越少开车,在当地花的钱就越多。据估计,由于波特兰人开车比全国其他地方少20%,他们在车费上共节省了10多亿美元,而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流入了当地经济体,增强了当地经济的韧性。

 

的确,在疫情期间,由于有更紧急的抗疫要求,有关“公共空间、公园、娱乐设施、公共交通和道路”等方面的财政支出锐减。

 

但在疫情后,吸引“人流”的公共空间值得关注及投入。城市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出具有“连接节点”意义的公共空间,在这些空间上提升其场所品质。

 

有了人流,消费就会慢慢恢复,经济就会慢慢复苏。

 

人流的增加体现着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人流是一切的根本。

 

图片



 

图片


抓手6:
可负担的、灵活的

商业/办公空间

 

 

对于任何产业而言,城市都是最重要的战场,加之现在的科技产业大多具备极强的消费特征,城市不仅仅是巨大的消费市场,更是产品迭代升级的试验区。

 

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来说,有可负担的、灵活的商业空间意义重大。

 

柏林在疫情前开了一家超市:名为KaDeTe(德文Kaufhause des Testen的前两个首字母缩写),中文的意思为做测试的商店。这家超市简化了初创企业进入销售渠道的难度,初创企业的1.0版的产品可以直接面向市场,快速提供反馈,优化并调整产品,激励企业更快速地发展。

 

图片
图片来源:官方网站,点击图片,查看更多详情

 

纽约政府为了给初创企业更多福利,制定了一套胡萝卜加大棒的规则,鼓励业主将位于黄金地段的商业空间的二层和三层空间租给初创企业、艺术机构等。

 

位于商业综合体内的业主/商户也应该获得适当的支持,共同寻找恢复方案。

 

图片

 

地方政府、规划部门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着重要作用,制定更灵活的用地政策,鼓励初创企业和社区组织临时使用未充分利用的和空置空间,比如:举办临时的社区娱乐活动,临时搭建pop up卖场,或者促进艺术、文化和商业多用途的空间重整。

 

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步让整个社区重返正轨,为全面恢复奠定了基础。

 

 

图片


抓手7:
新基建

 

 

在美国历史上,基建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增长越快。但如果基建投向传统基建、公共设施,对劳动生产率的拉动效应不大;正确的基建拉动经济的姿势是投入符合当时产业趋势的基建,这类基建的投入会明显拉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在4月26日的新闻联播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在疫情冲击下,政府和机构投资者都将重点放在经济刺激效应明显的基建项目上,地方政府需要对本地区的发展做清晰的规划,有的放矢,重点投入具有战略意义的基建项目,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高基建拉动经济的成效。

 

图片

 



图片


抓手8:
15分钟生活圈

 

 

15分钟生活圈这一概念可能是最简洁也最吸引人的疫情经济复苏方法。

 

它指的是在15分钟步行范围能满足至少90%的生活需要,解决吃饭、购物、娱乐、学习、医疗、工作。

 

“15分钟生活圈”,就像一个一个细胞一样,在城市中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去中心化网状网络。

 

图片

图片来源:treehugger

 

疫情加速和强化了网络化城市的特点,城市的功能通过“15分钟生活圈”散布在城市网络上的各个节点,设施将更加完善、功能会更加多样化,城市的经济系统、技术系统、基础设施系统面对灾害的冲击和压力仍然能够保持基本的功能、结构、系统和特征不变,城市系统也更有韧性。

 

此外,“15分钟生活圈”也能更好地容纳更多的人口,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为经济复苏提供更强的韧性。

图片

 


 

城市是有韧性的。

 

“百年建筑,千年城市”,伟大的城市永远不会消亡。相反,它在受到压力后会反弹并恢复常态,甚至能够在危机中获得转换和学习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个常驻纽约布鲁克林的朋友跟我们分享说,在911的悲剧之后,它觉得可能整个城市都要完蛋了,但是没有,第二天,人们依然过着舒服的、有品质的城市生活,城市依旧在正常的运转,咖啡店依然营业、花店依然往外摆满了鲜花,经常买面包的那家店依然传出了烘焙的香气,所有生活的一切还是照旧进行,同时又在向前发展着。

 

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它有它自己生长的逻辑。

 

只要人在,信心在,希望在,不断进步的技术,科技创新、自强不息的企业家精神就会引领城市走向下一个繁荣。

 

 

 

*文章来源:TOP创新区研究院

*侵权必删

疫情经济研究
疫情经济研究
文章74
·
总浏览量2898
最新文章
更多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主办】第三届智能计算与下一代网络国际会议(ICNGN 2024)
杜金桐
4
浏览
【征稿-EI检索】第五届新型功能材料国际会议(ICNFM 2024)
杜金桐
14
浏览
智领未来 元启新篇|南京江宁AIGC与元宇宙产业发展论坛暨元宇宙供需对接大会成功举办
杨展
2238
浏览
前沿科技盛会:南京AIGC与元宇宙论坛引爆行业新风向!
杨展
33355
浏览
顶刊JDE | 外资冲击波下的质量危机!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滑是为哪般?
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
48
浏览
【EI检索】2024年第一届先进能源材料、能源器件与能源系统国际会议(AEMDS 2024)
杜金桐
15
浏览
热门用户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300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300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40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1185
浏览
绿色信贷能否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于中国的准自然实验
创新研究
·
879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766
浏览
研究方法 | 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大全!收藏
周舟
·
762
浏览
数电票的26个问题,税局统一回复!
张俊熙
·
759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682
浏览
“特斯拉”打败了“星巴克”
张子瑞
·
670
浏览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方法
周舟
·
660
浏览
银行纷纷入局数字藏品赛道,什么信号?
李杨杨
·
629
浏览
会议预告|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一期,邀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会议动态
·
332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