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论市丨连续上涨后或迎来短期震荡?
上周,A股市场区间震荡上行,赛道股短期快速上涨后首次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汽车和电力设备板块本周跌幅居前。经过连续上涨后,私募机构如何看待后续市场及行业情况?
01 A股区间震荡,北向资金持续流入
——市场回顾
数据来源:Wind,第一创业证券
回顾国内市场,截至周五,A股市场区间震荡上行,深证成指上涨1.37%,上证综指上涨1.13%,创业板指下跌1.50%,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102.31亿元。
——后市观点细谈
世诚投资:短期市场将先震荡分化,随后再找机会寻求向上突破
世诚投资判断短期市场将先震荡分化,随后再找机会寻求向上突破,并有较高的概率在今年年底前的某个时刻收复上半年的失地。支撑我们对市场偏乐观的因素无外乎以下几点:1)经济从疫情低点持续修复,判断二季度GDP有机会实现微幅正增长,并在三季度延续6月份的复苏。当然,对于复苏的持续性还是需要保持观察,毕竟要从深坑里弹出是个不小的挑战。2)充裕的国内流动性,货币供应增速与社融增速之间的“喇叭口”进一步裂开,且短期利率持续处于低位,股市不缺“剩余流动性”。同时,作为最大增量资金来源的基金发行近期亦有复苏迹象。3)海外流动性的边际改善。最大的预期差或许来自于海外。随着美国多项高频宏观指标的转弱,来自需求侧的通胀压力正在迅速下降。同时,商品价格和美债收益率也都明显回落,猜测市场预期的美联储加息节奏或过于激进,未来不排除有下修的可能。一旦政策预期出现拐点,包括美股在内的各大类资产也将迎来修复行情。
当然在上述拐点出现之前,中国的出口或面临阶段性承压。美国的去库存正在进行;尽管其去库存的方向跟中国出口美国的品种不是那么的匹配,影响仍不容小觑。另外一个挑战当然还是疫情,尽管已有改进版的防疫指南,且防疫措施不断科学化和精准化,在“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下,难免会有地方政府加码防疫措施,从而持续对经济复苏造成扰动。除了海外经济短期不振、疫情仍有可能反复之外,上市公司短期业绩还是可能成为市场向纵深反弹的拦路石。市场认为疫情对于业绩的影响或仅限于已经过去的第二季度,世诚投资持更谨慎的观点,不少行业和公司的疫情影响或将延续到本季度(甚至延续更长的时间)。所以,对于全年的业绩,预期差还在。如果到10月中下旬披露三季报时仍未有明显改善,则不排除市场在本年最后一个季度重回调整的态势、以弱势迎接2023年。
于翼资产:短期震荡消化后,股市仍然可期
从长周期配置的角度,目前权益市场的估值水平仍具有性价比,但前期累积的浮赢需要一定的消化过程,短期可能以震荡为主,底部低估值板块可能存在补涨机会。从宏观经济看,因疫情缓解,6月很可能是经济数据的分水岭,经济正逐步走出底部。尤其地产销售同比自3月以来首次转正,拿地降幅收窄;专项债发行再提速;发电耗煤续升;汽车产需两旺;出口运价延续偏强。短期震荡消化后,股市仍然可期。
02 配置策略
——行业回顾
数据来源:Wind,第一创业证券
回顾上周行业情况,板块涨多跌少,前期跌幅较大的煤炭上周迎来修复,而前期涨幅较大的汽车、电力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配置观点汇总
——配置观点细谈
世诚投资表示,新能源板块在深V之后(不少个股已反弹50%甚至更多)或将迎来阶段性的盘整。判断短期的市场风格可能更加均衡,即如果三季度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则反弹会向包括出行等同样受益于疫后复苏的泛消费行业扩散。从中期角度,能源革命相关的先进制造业仍是世诚投资十分看好的方向。只是择股原则仍在不断“进化”。比如,现在更关注新技术新产品带来的高赔率投资机会,而不是仅仅囿于过往的量价逻辑,那些真正通过技术变革以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亦是世诚投资所青睐的高质量成长的典范。与之前相比,对于周期股及电子股略趋谨慎。在“衰退交易”出现拐点之前,商品价格总体承压,股票或难有表现。不过考虑到上游资源品价格已从高位回调不少,已无需过度悲观。至于电子行业,短期或有基本面的修复,但一旦“周期”这张标签愈发明显,估值的扩张就成了奢望、甚至在短期还有承压。继续将银行房地产汽车等偏周期属性的类消费行业排在吸引力表单的靠后位置。靠“拼爹”而暂时胜出的区域性城商行难以持续享受估值溢价。房地产的大拐点已至,短期的修复亦于事无补。一个行业如果同比掉了一半,那即使涨一倍也只是刚刚回到先前的水平而已;更不用说这翻倍的增速从何而来。至于汽车股,认同其行业基本面和个股alpha,惟估值已经透支了未来。
仁桥资产认为,无论是从产业趋势还是股票周期的角度看,新能源一枝独秀的表现是很难持续的,现阶段这个板块的风险收益比处于极差的状态。从产业逻辑或股票周期来看,这轮反弹究竟是一轮创新高新周期的开始,还是上一轮周期的尾声?仁桥资产更相信是后者。其实近期光伏和半导体行业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信号。比如,光伏下游的组件企业由于承受不了上游涨价的压力,开始出现停工减产的迹象;台积电也首次下调了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MCU芯片价格也出现显著的下调。然而,市场似乎对这些负面的“扰动”并不在意,机构持仓坚定,股价依然强势。究其原因,一方面表明市场的风险偏好还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大家对负面信息开始变得越发的不敏感,这就像“狼来了”的故事。
谊恒投资表示,医药、消费板块整体估值不高,仍存在补涨空间;地产销售逐渐回暖,地产链的困境反转逻辑仍将持续;前期受通胀挤压的行业,基本面逐渐改善,值得布局;高景气度的赛道股调整后优质企业仍有趋势性机会。有人欢喜有人忧。大宗商品进入下降通道,周期类标的要警惕风险。欧美经济衰退,需求减弱,海外客户集中度较高的个股业绩风险较大,例如台积电三大客户砍单,消费电子需求走弱,相关供应链企业应有所回避。
风险提示:以上资料来源于各私募机构公众号公开发布的文章,上述观点仅代表各私募机构的观点,由第一创业证券整理转述,不代表第一创业证券的观点。如有涉嫌侵权,请联系第一创业证券进行撤销及删除。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第一创业e投顾,侵权必删
投资 理财 私募
学术前沿速递
学说观点
AIGC交流社区
未央网
毕宣
王凯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