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分析——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

内容简介
近年来,我国数字金融发展迅速,深刻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尤其是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数字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在此背景下,我们从微观角度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但总体上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更大。具体来看,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影响更大,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影响更大。文章进一步对存在上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第一,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来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对农村居民家庭的影响不显著;第二,在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中,数字金融均能通过降低家庭面临的不确定性来促进家庭消费,对城镇居民的影响作用更大;第三,数字金融能通过便利支付促进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消费,对农村居民的影响作用更大;第四,数字金融能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来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对城镇居民家庭的影响不显著。
综上所述,在城镇家庭中,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提高家庭收入和降低不确定性来提高家庭的消费能力和增强家庭消费意愿,进而促进居民家庭消费;在农村家庭,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便利支付和缓解流动性约束来影响消费习惯和提高即期消费能力,进而促进居民家庭消费。从短期来看,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便利的支付方式和当期消费能力的提升迅速释放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但是,从长期来看,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因此,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居民消费率应该全方位发挥数字金融的作用,不仅要着眼于其在消费上的便利性和低门槛的消费信贷,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数字金融在提高居民收入和完善居民保障上的优势,从根本上为人民谋福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整体上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结合本文的影响机制研究,在制定实施政策措施时应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导向,发挥城乡收入差距在数字金融影响消费过程中的中介效应。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
*侵权必删








学说观点

学术前沿速递

AIGC交流社区

未央网

毕宣

王凯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