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刍议

58浏览
2022/07/01 03:40发布
李杨杨
中国人民银行
从业人员
最新发布文章——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刍议

引言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步入常态化阶段,疫情期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工具组合有效性逐步显现,宏观经济形势稳步复苏。但新冠疫情的远期影响依然难以预测,国内外疫情的波动可能进一步加重全球经济衰退与金融市场动荡,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此外,疫情推动了银行业务服务向线上化、智能化、非接触式转变,更为复杂的银行数字化业务模式与转型可能蕴含着多种经营风险、技术风险与合规风险。因此,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全球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多创新变革与风险防控的压力。银行经营的本质是对风险的承担与管理,后疫情时期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坚守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举措。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专业的流程、工具、方法,尽可能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促使社会资金合理地跨期配置,从而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有效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银行更加准确地识别风险,进而主动开展风险管理活动,减少风险承担行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运营与发展需要承担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种类型的风险,良好的风险管理虽不能消除所有风险,却可以通过重点关注内外部活动以防止机构崩溃,降低突发性冲击造成的影响,实现更稳健的经营。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一方面能够减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支出,降低财务成本,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可借助有专门的风险管理流程确定最佳风险水平,使得商业银行承担的实际风险与最佳风险水平保持一致,为银行在监管与法规的约束下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投资决策提供支持。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愈加复杂。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字化技术无疑是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运营管理的基础。商业银行在疫情常态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开展业务,必然面临风险管理的诸多考验。

(一)

不良贷款风险上升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旅游、餐饮、交通、进出口行业均受到强烈冲击,商业银行的新客户来源不断减少。此外,后疫情时代商业银行还将面临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上升的风险。尽管当前因各银行对小微企业线上贷款业务的风控较严格,不良贷款率较低,但不排除在疫情的长期影响下,部分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微企业客户会出现资金流短缺甚至破产的可能,进而将导致银行还款逾期、延期以及坏账的情况大幅增加。除企业客户外,疫情影响下的线上个人贷款的不良率也具有攀升风险。随着零售业务线上化,线上渠道交易占比逐渐增多,预期后续不良贷款的风险将会进一步加剧,不良贷款的处置难题无疑也是银行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二)

信息识别风险突显

当前我国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虽不断革新,商业银行的数据风控能力却未能跟上业务增长速度。与传统金融相比,数字金融所蕴含的系统性风险更具隐蔽性、传染性和破坏性,将给银行业不断带来新的合规风险挑战。首先,当前商业银行线上产品的开户及交易的验证手段较为同质化、单一化,主要体现在客户识别的交叉识别、验证手段不足、验证要素趋同。如银行大部分身份识别及验证方式均为“人脸识别+手机验证码”的方式,长此以往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破解和利用。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在线上业务中更难对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甄别,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存在通过网络为假慈善机构筹款和医疗诈骗等前所未有的潜在犯罪风险。此外,数字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信息的集中与共享,大数据分析技术也能为金融服务提供便利,但数字化的分析与应用均应该以数据是真实可靠的为重要前提,而数据中一旦混入了虚假错误的信息,就可能直接导致错误的分析、预测与决策,甚至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给银行及相关方带来极大损失。随着数字化时代数据量的累计与规模化增长,数据本身可能引发的风险也需要银行极度重视。

(三)

远程业务风险加剧

疫情防控背景下,商业银行普遍转向远程业务系统的开拓与应用,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但银行应对新业态及新风险的规则措施较为滞后。首先以往开户业务与账户管理涉及风险评估的要素在面签环境下较易被识别且流程足够成熟,而在远程开户中各个节点需严格履行客户身份识别的义务,且在业务周期管理下的客户身份识别应当是全流程、可持续的。然而,当前部分银行对于远程开户中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并未明确,尤其对远程业务的部分后续控制措施并不完善。其次是银行对于突发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滞后。疫情期间大量滞留海外无法归国的客户,需要使用远程服务时,由于身份识别或异地办理等原因而受到各种限制。面对这类情况银行处理大多需要人工申请特事特办、逐级报批,降低了服务效率。此外,疫情期间为缓解部分个人和企业客户的应急需求,金融机构结合实际,适当地放宽了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某些方面的监管要求,但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部分银行仍未将新业态、新风险的临时应对措施转为“常态推进”。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风险管理对于商业银行加速和深化数字化变革起着关键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变革中的试错成本,加快创新型业务的发展,缩短实现成功转型的时间。后疫情时期,中小银行应尽快化解当前突出的风险,同时也需要考虑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

把握好风险管理的前瞻与动态性

商业银行需持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首先把握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即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金融风险隐蔽性、交叉性、传染性、危害性强的特征,密切关注由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引致的汇率、利率和流动性风险,提前预防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故。其次动态性方面,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决策时既要考虑自身组织特征,也需要重视宏观经济环境的动态变化,加强对经济未来走势的预判,对特殊时期的特殊风险进行特殊管理。

(二)

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

当前全面推进数字化既是商业银行应对新冠疫情危机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的关键措施。商业银行应推进业务创新,优化数字化流程平台,首先持续优化和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与场景,加大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自助服务途径的资源投入与整合力度,让服务渠道更加多元和便捷。其次通过与产业园区等大场景的合作,着力发展场景金融、供应链金融。通过场景化金融帮助银行突破地域限制,配套场景控制风险,实现精准营销与批量营销。

(三)

强化技术风险防控

在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业务系统、风控系统的科技含量的同时,要充分控制技术风险。首先在风控模型上商业银行事前要充分制定应急方案,事中根据业务运行不断优化、修正,建立对产品应用情况的持续监控机制,确保新技术本身及其开发的业务产品能够风险可控。其次在数字化身份识别技术层面,要着力解决验证手段单一的问题,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并辅以人工找出“数据分析+多元手段”的全场景风控解决方案,完善大数据风控体系。此外,银行要加强数字化金融人才的培训与教育,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对于重点环节、重点业务、重点客户,在新技术无法覆盖的情况下,银行应仍然采取人工线下面签来控制风险,筑牢风控底线。通过各项规范与流程,要求相关人员不断学习新环境、新产品下的风险防控知识,把握各类风险的新特征。

 

*文章来源北大纵横,侵权必删

李杨杨
中国人民银行
从业人员
文章178
·
总浏览量79987
最新文章
更多
共读经典,启智未来——尚悦小夫子与《论语》之旅
杨展
3353
浏览
【千帆竞发占潮头 百舸争流破浪行】中国企业正扬帆启航向深蓝进发 | 2024全球出海数智创新高峰论坛邀您9月论道
杨展
3360
浏览
Campbell Harvey教授:Web3觉醒: 解密去中心化金融(DeFi)与Web3的未来
学术会议动态
27
浏览
Daniel Rabetti | 区块链取证:揭示加密货币的黑暗面
学术会议动态
17
浏览
修大成 | 金融机器学习: 崛起、突破与局限性
学术会议动态
35
浏览
李鲲鹏 | 单一因子降维方法:理论与金融应用
学术会议动态
16
浏览
热门用户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300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300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39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1238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990
浏览
绿色信贷能否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基于中国的准自然实验
创新研究
·
989
浏览
数电票的26个问题,税局统一回复!
张俊熙
·
963
浏览
“特斯拉”打败了“星巴克”
张子瑞
·
917
浏览
研究方法 | 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大全!收藏
周舟
·
886
浏览
《中央企业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已内部印发
楚健
·
843
浏览
银行纷纷入局数字藏品赛道,什么信号?
李杨杨
·
837
浏览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方法
周舟
·
730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70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