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研和投行哪个工作压力大?
吴思
西北工业大学
学生
这篇文章来看下经营、行研、投行——行研和投行哪个工作压力大?
对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来说,大家最了解的就是投行和行研,在网上有很多关于这两个岗位的一些看法。
有的说压力大,事情多,工作时间长,还有的说工作压力大容易猝死等等。
这不,有一个小伙伴就在后台留言说:投行和行研到底哪个工作压力大呢?网上对此说法不一,因此我很纠结,特地跑来向老师咨询。
也是现在网上关于金融的猝死新闻也不少,想要进入金融业的朋友们,对于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长、工作压力等,都想有一个具体的描述,害怕走弯路。
想到这也是很多同学、朋友焦虑的点,所以本文对于投行和行研的工作压力分几点详细说说。
投行是项目制,遇到客户要求高、时间紧、竞争激烈的项目,为了能拼过同业只能熬夜加班加点赶任务;有时一个电话就会被临时叫去出差;如果是比较复杂的IPO业务可能连续几个月、甚至有连续1-2年都在外地长期驻点的。不过做完一个大的项目或者完成了今年指标后,可以放缓节奏适度休息。所以说如果投行项目多且急,你确实很忙,但如果没项目,也许你可能那阵子没啥事。当然,还要看领导,如果你领导是变态(真的不少),项目中间要折腾你们搞啥案例研究,可能会比项目上还要累。在投行做 Analysts,那么你可能会每周工作90~100个小时,也就意味着你要在早上10点左右到公司,凌晨2点左右才离开,即使是周末大概率也不能休息,要继续连轴转,通宵加班是意料之中。投行的工作时间是阶段性的,在项目期间需要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项目,那这需要短时间内没日没夜,天天赶工,等到项目完成了,在下个项目没有开始前,就可以稍作休息。投行的工作大多是要到客户地的,就是要长期出差。
投行其实主要是趴项目,关在小黑屋里,视项目的进度做材料、解决问题、弄底稿啥的。大部分项目其实都有相对明确的时间表,在xx日之前我得做到什么进度。所以其实大家是“相对心里有数”的,而且比如说IPO的前期,项目节奏就不是太快,项目的后期答反馈的话,时间节奏就会快很多,毕竟监管简单一个问题,可能你就要论证跑断腿。像并购项目普遍节奏会比IPO快,债券的节奏一般比股权的节奏要缓,趴单个项目上的时间也没有股长 。
行业研究就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行业研究具体做什么呢?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研究行业过去发展历程、行业现在发展现状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发现与挖掘行业发展阶段、主要影响因素及行业内的行业关键成功因素等,为企业发展方向提供指导及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依据。也就是说,既要深耕行业,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又要长袖善舞,八面玲珑,跟高管和投资人都搞好关系。一名行研人的日常就是写几百页的研报,还有日报、月报、季报,热点专题报告,分析行业的发展和股票走向。对于行研人来说加班到凌晨2点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投行是间歇性加班,行研则是常年无休的不间断加班。行研的工作时间是一天24小时,每时每刻全球发生的事情可能都会你的研报会有影响,因此,行研的工作状态是24小时,而且是长期的。
像研究员,就更是如此,如果你的首席是个变态,要求你对全行业事无巨细跟踪和点评,一个事件出来要报告和成果都很急,你会一直很忙。
就算你当首席,那就是为了行业影响力,看你自己对自己要求有多狠,这种不是被动的,往往是你为了做的更好,自愿的付出。
而行研基本没所谓的“淡季”,年报期间会特别密集和忙,但是平常就算没啥事,你想“刻苦研究刷存在感”,自然有无数的事情可以做。对于二级狗来说,基本不存在淡季和旺季之说,一年365天都要不断学习,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是007待命了。
投行是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国内投行主要是股权类和债权类,都很累。股权如果是IPO条线,就是承揽承做,债权的话是承揽承做承销,需要一些资源。顾名思义,承揽需要有企业端的资源,股权类需要认识大企业,债权类现在城投公司发的多,区城投一般隶属于区国资办,区一把手可以拍板,市城投平台一般属于市国资委,这个就得市级领导推动了。这样说吧,我一个朋友,之前在投行两天飞五个地方,天天都在天上飞飞飞……但是这也是有业务的时候,没业务的时候其实还是闲一点,一阵一阵的。承揽也就是找项目,全年的工作就是寻找项目机会,工作压力分布相对均匀一些,自主调节空间也大一些。比如说,上半年完成了全年KPI90%,那下半年可以稍微稍微划划水;如果公司承做团队现在都在忙,承揽也可以稍微划划水,毕竟拿下来也不一定能做。
投行属于项目制,只有拿到手的项目才能开始忙活,没有项目的要么就是承做也去找项目、要么就干脆放空。以IPO为例,将一家公司从自然发展状态辅导到满足上市要求,是极度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毕竟很多企业一开始没有明确上市打算,又或者发展过程中有些灰色地带。这都需要承做部门予以矫正。如果说IPO叫停了,很多小券商的投行拿不到并购或者投资类型项目,承做干脆就不坐班,减薪在家里待着。投行要解决项目里面棘手问题的解决,跟公司内核、风控撕逼,跟其他中介机构撕逼的压力。时间紧任务又重,做一个大项目掉层皮是肯定的。比如一个项目过几天要申报,在申报之前,审计、律所都可能会修改一些材料,但是投行会跟着改一堆堆的材料,而且不能有任何错误,包括里面的勾稽关系不能出现问题。但投行的这种压力,是阶段性的,不是每天都如此大的压力。
如果一个项目今年报不了,但你没啥项目做,其实还是比较悠闲的。你可以理解成投行工作压力的大,可能跟你们项目的周期、领导的风格、所遇到的客户跟合作的机构有很大的关系。至于具体项目上,确实下班是晚,但节奏没那么夸张,毕竟很多时候到了饭店,还要下个馆子(毕竟花客户的钱,如果项目急的情况下肯定没时间),然后回去开始继续干活的时候往往八点了,再磨两小时就到十点了,那也可以差不多回去了。(在项目不急的时候,也就是做给客户看,让他们觉得我们很尽心尽责)主要是投行的风格,会给每个人施加很大的心理压力,万一出错了,你就要怎么怎么样。大家是严格控制出错,每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都背负着很多。实际上就是投行的偏项目、偏团队合作。
行研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行业研究,而这种行业研究不是每次都是一篇完整的深度行业分析报告,而是宏观策略报告、行业报告、公司研究、调研报告、重要事项点评、晨会、日报、周报、会议纪要等等。实际上的研究方法包括阅读和析公司的财务报告和研究报告、与上市公司、行业专家进行沟通交流、参加各类相关路演会议等等。正式员工做比较多的工作的话是做各种路演、调研,和上市公司、买方、行业专家等的沟通,还有定期会做策略会啥的。各种周报、日报、点评,参加各种活动,做各种路演,真的愁的心慌。行研的朋友,喜欢招一堆堆的实习生,遇到好用的实习生还好,遇到不好用的也是心累。但如果你喜欢行研,喜欢股票,那其实压力没那么大。
行研要分着说,买方(基金、保险、私募)行研和券商行研压力来源是不一样的。券商行研的核心商业性质是:对客户负责。券商行研并不服务普通散户,其客户是各大投资机构的研究员、研究总监、基金经理。靠研究能力吃饭的,全年压力都不小,需要无时无刻跟踪市场、跟踪行业、找人沟通;靠人际关系吃饭的,就看最近需要安排的活动,客户需求多不多了,多的时候各种调研、酒局、找人办事儿;没人找的时候就闲一些。买方行研的核心商业性质是:对上司负责。买方行研的工作压力直接来自于上级领导——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目标是很明确的,跑赢基准、扩大规模,但是不同的人会给下面的研究员不同的压力。有些基金经理属于折腾人型的,一会儿要这个、一会儿要那个,下面的行研工作压力就会比较大;有些基金经理属于谁也信不过型的,自己还是工作狂,大量工作都亲自操刀,行研提供一些基础文件就成,行研工作压力就没那么大;还有些基金经理“佛系操盘”,差不多就得了,所以基金经理连带着研究员工作压力都不大。这种一般出现在某些行业长期低迷的时间段。还有一部分压力来自于公司制度。还有些公司要求行研推票的准确率,在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公司,行研工作压力非常大。总的来说,行研偏研究、偏自我驱动。
投行的压力在于客户,因为投行是卖方,收入来自于客户发债、IPO、并购,所以关键就是营销企业客户。投行的新入行小朋友可能在公司写写材料,有经验的老人基本都在外面跑客户,喝酒应酬这是常事,我见过一天喝3场酒,第二天还要起来干活的同事。行研的工作压力大,对于不喜欢做投研的同学,那真的是持续性的。各种周报、日报、点评,参加各种活动,做各种路演,真的愁的心慌。行研有人可能认为只需要写写报告,那只能说不了解这个行业。行研这个职业的本质还是卖方,只是需要营销买方的研究员、基金经理。写报告只是初级操作,熟练的研究员每天都是晚上7点开始写报告(除非留在公司不出去跑),为啥七点前不写?白天需要调研、拜访上市公司、给基金经理做反向路演。因为券商的研究所收入来自于佣金分仓,也就是说基金经理说给你多少就是多少,所以说利用白天去给基金经理增加印象分。
我觉得投行和行研各有各的压力,要看你个人更适应或更不适应哪种压力。其实,两者基本都已经很难分清楚到底哪个更忙,因为没有所谓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已经和生活完全融为一体。单纯强调一下,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重要的元素,那我觉得是你的领导。他其实最大程度上会决定你的工作的强度。像我之前投行的领导时间安排节奏就不是太好,经常有的时候特别紧张加班熬夜,有的时候又事情不是太多,隔壁组的领导相对就“有条理”很多。像研究员也是如此,大部分首席对下属要求还是非常苛刻的,但也有一些其实不以新财富为首要目标,主要就做好自己的产业研究的大佬,相对来说他们对“顺存在感”就没那么高的要求。
行研本身是前台,带一定的“研究”类内容,所以也可算前中台,并且这类前台并不需要直接和客户签约成交,销售压力并不那么直接,但投行不太一样,如果纯做承做,压力更多来自加班熬夜,如果是承揽为主,那压力就还要包括业绩压力,和大多数典型的销售一样,一直揽不到项目也不会给你太多年一直干承做,会被淘汰。加班强度上,如果是承做,熬夜强度高于行研,如果纯比工作时长,可能差不多,但行研的工作过程中其实也有一定的比例可以“摸鱼”(比投行多),这是实话。但哪个更大要看个人,如果你讨厌写周报、日报、点评、深度报告等,那你做行研的压力会极大,我当时就是因为这点放弃了行研的工作,如果你受不了到处出差,每天开各种会,做各种尽调等,那投行你会很讨厌。所以问压力大不大?都挺大的,到底哪个更大呢?这要看你更讨厌那种工作状态跟工作内容,自己想想吧,喜欢到处跑项目,还是喜欢投研跟推介。相对而言,投行虽然要看情况而定,但相对“有规律”,行研则只要你想,研究永远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