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债券-行业动态】今年绿债发行已近2500亿,投资价值逐渐显现

7浏览
2022/04/14 12:52发布
黄子乐
上海财经大学
学生
这篇文章来看下债券、绿债、投资——【债券-行业动态】今年绿债发行已近2500亿,投资价值逐渐显现

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我国绿色债券发行在2022年热度不减,年初以来发行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

 

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0日,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共186只,规模达2481.58亿元,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发债类型包括地方政府债、金融债、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融等。

 

多项政策利好推动之下,市场对今年绿色债券整体发行量表示乐观。有业内人士对记者提及,随着绿债发行规模的扩大,其投资价值或将逐渐显现,对于投资者而言,绿债不仅可提升收益风险性价比,还可增加二级市场流动性及估值吸引力等。不过,还需注意的是,促进绿债投资需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比如建立统一的绿债信披制度等。

 

绿债发行规模大增

 

随着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绿色债券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我国绿债市场快速发展。

 

联合资信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绿色债券共计发行485期,发行规模为6075.42亿元,发行期数较上年(216期)增加124.54%,发行规模较上年(2228.83亿元)增加172.58%;与此同时,绿债市场发行主体更为丰富,排除资产支持证券后,2021年,我国新发绿债共涉及246家发行人,较上年(134家)增长83.58%,其中179家为2021年新增发行人。

 

在这一基础上,2022年绿债发行脚步进一步加快。第一财经统计发现,截至4月10日,今年以来绿色债券发行共186只,规模达2481.5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115只和1352.28亿元实现明显增长。其中,金融债和中期票据是主要力量,延续了以往态势。今年以来,金融债发行规模达794亿元,占绿债发行总规模的三成左右;中期票据紧随其后,发行规模达562.6亿元,发行主体主要以国企为主。

 

图片

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进一步加快

(数据来源:联合资信)

 

图片

金融债和中期票据是绿色债券主力

(数据来源:联合资信)

 

比较来看,中国银行发行规模最大,达300亿元。2月21日,中行发行了一期绿色金融债券,这也是该行发行的首单境内绿色金融债券,债券期限为3年期,发债利率为2.6%。所募集资金主要投入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的绿色产业项目。

 

业内的共识在于,随着绿债相关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市场将进一步扩容。一位债市资深从业者对记者称,一方面,“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巨额的资金,绿色金融仍有扩容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绿债支持目录统一、绿债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等政策,也为市场的扩容发展奠定基础。

 

中央结算公司《债券》期刊的绿色债券主题中债调查也显示,市场对今年绿债发行量整体乐观,45%参访者认为,2022年绿债发行量较2021年将增长1倍,94%的投资者表示积极关注绿债,8%的投资者专门为绿债设计了投资策略,73%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绿债存在成本优势。

 

但需提及的是,目前我国绿债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已发行的绿债在债券存续期内的环境信息披露做得不够好,因此无法准确判断其实际环境效益。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姚东旻在日前由《债券》期刊举办的2022年二季度债市研判六人谈会议上称,“我们希望这些绿色债券在运行过程中对环境保护有一个实质的注意,但现在的困难是,这些绿色债券无论是贴标还是不贴标的,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到底如何发生作用,在信息披露方面可能还有弱项。”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部总经理陆兵也表示,为了推动绿债的可持续发展,绿债创新需要高质量的信息披露约束,“债券发行人开展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一方面能够满足监管机构的风险管理、审慎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绿色投资人提供绿色资产排查和碳核算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发行人自身做好绿色项目环境压力测试和风险评估的基础,有利于引导绿色债券市场健康长远发展。”

 

《债券》期刊的调查同样显示,关于绿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参访者认为,阻碍绿债健康发展的风险依次是投向绿色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不明确(32%),资金用途难以辨别、存在“洗绿”风险(31%),信息披露不规范(20%)及评估认证体系不完善(17%)。

 

投资端迎发展机遇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绿色债券的供给增加,绿债投资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2021年以来新发ESG(环境、社会、治理)理财产品23只,累计已有78款以ESG为主题的理财产品发售,募集资金181亿元;另据信托业协会披露,自2013年来存续绿色信托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绿色信托存续资产管理规模达3592.82亿元,存续项目达888个;此外,随着监管鼓励和可投资标的逐步增多,绿色产业基金规模也快速增长,多方资本正涌入绿金领域。

 

从市场的角度看,绿债具有投资价值。东吴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勇对记者表示,对于投资者而言,绿债可提升收益风险性价比,同时也可增加二级市场流动性及估值吸引力。比如,中短期绿债收益率较普债低,表明中短期债券的“绿色”属性有助于改善个券的二级市场流动性,且对于短期债券的改善效果自2022年来凸显。

 

李勇还称,绿债可赋予债券较好的夏普比率及抗跌能力。这在数据上有着直观体现,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的绿债指数年化收益率达5.54%,年化波动率约1.37%,夏普比率达4.04,显著高于参考指数,表明其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同时,自疫情开始蔓延至今,绿债指数在经济受到负面影响期间的峰谷差异最大,达10.6%,或表明绿债整体具备相对较好的抗跌能力,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有限。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董事总经理、全球信用业务负责人陈振宏在前述会议上也表示,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中金公司高度重视绿债投资的重大机遇。不过,他同时提及,在实践绿债投资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建立统一的绿债信披制度,可以尝试在企业年报中加入标准化的绿色相关信息或者ESG披露格式,通过审计的方式确保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完善信披方面,记者了解到,相关机构正在积极行动。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中央结算公司于2021年4月编制发布了“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国内首次依据新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对细分行业制定的定量分析指标体系。据了解,目前,中央结算公司正在申请让该指标体系成为国家行业标准及深圳地方标准。

 

此外,“绿色债券投资起点高、规模大,可以探讨以绿色债券为契机,将债券指数投资的理念转化为更多产品,将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金融红利惠及普通民众。”陈振宏建议,鼓励在绿债上开展衍生品交易,将绿债打造成满足全球债券投资者需求的核心资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侵权必删

 

黄子乐
上海财经大学
学生
文章150
·
总浏览量75328
最新文章
更多
上交鲍杨、武大李斌等顶刊JAR:机器学习可以检测企业欺诈吗?
学说观点
2
浏览
如何靠发表国际会议来成功保研申硕?
文晟
3
浏览
《金融研究》2023年第9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前沿速递
5
浏览
【高录用/稳定检索】2023年算法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EIE2023)
文晟
7
浏览
2023年算法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EIE2023)
文晟
2
浏览
清华钱颖一院长: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学术前沿速递
15
浏览
热门用户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299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297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40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969
浏览
会议预告|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一期,邀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会议动态
·
3262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526
浏览
荒唐!Science论文作者P上自己名字,还写进简历里?
楚健
·
275
浏览
李开复:ChatGPT引发失业恐慌?这20种工作要避开!
我和ChatGPT有个对话
·
251
浏览
Top 100 Economics Blogs of 2023
学术小秘书
·
251
浏览
2022数字经济大会议程发布,邀您参会!
学术会议动态
·
212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211
浏览
于海龙 李成明丨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政策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和路径选择
经典论文回顾
·
183
浏览
TOP前沿: 文本分析方法必读实用指南! 基于文本即数据的机器学习!
经典论文回顾
·
18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