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元宇宙世界里你能买得起房子吗?

近日,微软以6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64亿元)现金方式收购知名游戏公司动视暴雪的举动,再次让元宇宙处在风口浪尖上。微软CEO纳德拉公开表示,微软的愿景是打造游戏内容跟商业自由流动的环境,让人们随时接入,推动游戏行业复兴。而收购动视暴雪,让微软能够加速推进数字世界跟物理世界融合,让元宇宙早日落地。
眼下,从国内到国外,从资本圈到科技圈,从学术圈再到政府层面在元宇宙上的角力与较量远比想象的要快得多,疯狂的热度也加速了这个行业的发展。那么,元宇宙究竟是昙花一现的狂欢,还是人类走向未来的终极世界?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它呢?
"元宇宙"概念很宽泛,是由英文Metaverse翻译过来的,最早出现在1992年尼尔·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说《雪崩》当中。根据小说的描述,未来的人类生活在一个沉浸式的数字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是通过 Avatar(数字替身)进行,这个虚拟三维空间既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平行。
如今,小说中幻想的"元宇宙"形态在科幻作品中已实现。电影《头号玩家》正是对元宇宙概念的终极想象,人们戴上VR头显后会进入名为绿洲的虚拟世界,玩家在其中可以随时切换身份,随时进入一个虚拟空间和时间节点所构成的"元宇宙",体验各种各样的游戏,所有在虚拟世界的感官刺激都可以通过VR设备对现实世界的人产生真实的感官体验。

如果说科幻电影让大家对元宇宙的想象具象化了,那么Facebook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则是亚马逊河蝴蝶,引发了太平洋彼岸的大风暴,使得"元宇宙"在一夜之间成为超级赛道,科技领域和资本市场俨然不能忽略它的存在,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将这个新世界搬进现实。
对于元宇宙的探索,笔者认为Facebook绝不是一时冲动做出的决定,反而是深思熟虑后的超前投资决策。
近年来,互联网红利见顶,资本也好,巨头也罢都在寻找一个能够突破、现象级的新风口,而给人们带来更真实、智能、沉浸式的体验,满足社交、娱乐、消费等需求的"元宇宙"概念无疑点燃了沉寂已久的资本市场的热情。
彭博行业研究预计,元宇宙相关业务的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达到8000亿美元,2030年将快速扩张到15000亿美元。蓝海市场显现,谁也无法漠视一个新兴技术、新兴产业背后跟随的系统、技术及标准等带来的巨大潜力。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可以看到,元宇宙已成为包括微软、谷歌、腾讯、字节跳动、HTC、英伟达等在内的科技巨头们"疯扑"的新战场。
去年3月上市的罗布乐思(Roblox)首日股价大涨超54%,市值突破400亿美元,是两年前估值的10倍;百度宣布着手开发社交app"希壤",通过创建虚拟身份,在虚拟世界与客户合作伙伴交流,应用场景包括VR教育、VR营销等;天眼查显示,字节跳动投资了多家VR、AI、云计算等可以为元宇宙提供底层技术的公司;网易创始人丁磊说,网易已做好元宇宙的技术和规划准备;就连退出科技圈许久的老罗也放话将启动新创业公司,领着大家走向元宇宙。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0日,2021年已有超1.2万枚名称中含"元宇宙"的商标申请,相关商标申请人包括腾讯、网易、百度等大厂以及上汽集团、蜜雪冰城、双汇、海信、富士康等多个行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巨头们的争相投入,更多是希望通过新科技新技术推动产业变革,在产业秩序重构的过程中找到新的角色,构建有利于自己的新的商业规则。
功力不够,新概念来凑,在资本市场盛行。如同当初"共享概念"的火爆,"元宇宙"也像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面装,资本则是闻风而动,哪里有新概念,就往哪里砸钱,急于变现也变相造成了当下元宇宙赛道良莠不齐的现状。
为了分得市场一杯羹,除了游戏、文化、数字经济等相关领域全部杀入,有些企业实在不沾边,就告知市场有研发、投资元宇宙意向,意在打造"元宇宙人设",这架势完全是不逼出一个元宇宙概念誓不罢休。毕竟,风口之下,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一个不留神,不仅可能错过风口,极有可能被时代所抛弃,历史带来的惨痛教训历历在目。
在先行者的启发下,有人把熟悉的一套在另一个空间发扬光大,锚定了赚快钱的机遇,玩起了元宇宙炒房。所谓元宇宙"房产",指的是元宇宙中的一部分虚拟空间。在这里,你可以对它进行建设、装修,也可以当做博物馆展示虚拟藏品,也可以出租......除了不能真正的住人,其他功能和现实中的房产大致类似。

2021年11月以来,元宇宙平台上的虚拟土地和虚拟房产项目交易开始爆发,虚拟世界一块地,动辄上千、上万元,堪比一线城市别墅的售价。
与现实购房流程相似,在一款名为"Honnverse虹宇宙"的游戏中,用户需要提前预约抢购虚拟房产,摇到号才可以进入游戏。正是有利可图,所以从内测开始,就有用户大量囤积房屋。在闲鱼、微信和QQ群里,虹宇宙的房产价值如同暴涨的股票,一天一个价格,三天就能翻一番,最高级别SS级房产已经以1.8万元的价格成交。闲鱼上,以8000元成交SS级房屋的交易记录也不少。
相比较国外元宇宙游戏平台的抢房热度,国内这还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在虚拟现实平台"沙盒"上,一块由程序代码敲出来的数字土地卖出了430万美元的天价,约合人民币2740万元。不少人不仅现实中买不起房,连元宇宙中一套普通的虚拟房产也望尘莫及。

热度一波高过一波,"炒鞋团"也进军元宇宙!近日,运动服饰巨头阿迪达斯推出了一个NFT系列的adidas Originals服装,以"Into the Metaverse(进入元宇宙)"为名正式进军元宇宙。此次购买为虚拟与实体结合,购买者不仅会获得NFT商品,还会获得一系列实物,包括运动服、卫衣、帽子等等。
据悉,所有3万个NFT商品迅速被一抢而空,销售收入超过2300万美元,相当可观。事实上,阿迪达斯不是孤军奋战,已有不少时尚品牌开始在元宇宙捞金了。
路易威登、巴宝莉、古驰、蒙克莱、拉夫劳伦等各大品牌都参与了游戏平台的合作;耐克公司收购了数字时尚平台RTKAF,开启了"元宇宙的收藏鞋"事业;Zara也通过Zepeto平台首次进军了元宇宙......
据分析,元宇宙中最赚钱的正是NFT商品,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利润率非常高。2020年下半年以来,NFT交投激增,截至2021年12月上旬,国际领先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2021年的累计交易额达129.1亿美元。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计,到2030年,全球NFT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000亿美元。其中,奢侈品集团可能从NFT商品销售中获利100亿至150亿欧元,占据全球奢侈品市场10%的份额。盛宴之下,NFT正在偏离轨道快速疾行,艺术品、游戏、收藏品......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辨清究竟哪个才是NFT的真正标签。
回看2021年元宇宙的发展历程,所触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在国内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何为元宇宙时,有人却靠着这个新概念赚到了第一桶金。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听到了元宇宙急急而来的脚步声,但实际上市场要真正成形,至少还需要跨越多重障碍,人工智能技术、仿真交互技术等先进技术皆是元宇宙的必备基础条件。元宇宙未来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答案还处在比拼想象力的阶段。
有机构预测,实现终极元宇宙需要几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这个未来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未来的5-10年,VR、AR、XR等技术平台下已经形成社交+游戏的沉浸式体验。如脸书、腾讯、字节等在社交、娱乐领域的抢滩布局。第二阶段是未来10-20年,虚拟和现实概念逐渐模糊,消费、金融、生活等真实世界元素能够介入到虚拟互联网之中。第三阶段才是比较理想的互联网的终极形态——元宇宙,进入社会生产和城市治理领域。
从根本上讲,元宇宙是以往科技创新的延续,最终将落脚到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因此,我们应当理性看待元宇宙概念,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炒作。如果任由其无序发展,制造泡沫的同时,会误导行业和政府决策者,显然不利于推动行业发展的大好局势。
而普通投资者大可不必为了赶时髦贸然上车,从虚拟到真实,从看得见到摸得着,距离真正落地很遥远,我们不妨且行且看,谨防热到烫伤的风险。
*本文转载自华尔街纵横,侵权必删








学说观点

学术前沿速递

AIGC交流社区

未央网

毕宣

王凯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