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产业规划中占据着重要位置。2022年3月,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指出,今年的工作任务继续“要优化投资结构,破解投资难题,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其中,如何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推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结构优化,扩大有效投资,已成为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推动投资的政策文件中,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的体现,包含了为期五年的建设目标与行动纲领,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因此,产业政策能否促进社会投资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遗憾的是,现有文献只讨论了产业政策背景下某一个体的对外投资行为或外部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行为。那么产业政策能否更大范围地促进各层次、多类型的社会资本合作投资局面的形成呢?
对此,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新型投资工具——并购基金,为考察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机会。一方面,独特的设立运行机制以及信息披露制度使得并购基金能够更好地直接考察产业政策能否促进资本合作;另一方面,并购基金作为一种新的产融结合工具,其设立目的是联合社会力量帮助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实现结构优化,因此内嵌于国家产业政策体系中,考察其运行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实产业政策。
逯东和宋昕倍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3期上的论文《产业政策能否促进资本“联姻”——基于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的视角》,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合伙设立并购基金的视角,探究了产业政策能否促进上市公司内外部资本的携手合作。研究发现:
产业政策的支持不仅能够提高上市公司与外部资本的合作意向,还能扩展外部资本的合作深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对资本合作的促进作用在本身拥有资源较少或获取资源能力较差的公司,如民营企业和成长期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多方资本主要是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合作,且合作成功率更高;当有政府基金入伙时,合伙人的多样性和并购基金实体投资概率才会显著提升;并购基金的运行最终也会促进公司层面的资本投资。本文的研究表明,产业政策能够拉紧社会各方资本的合作纽带,而政府基金是进一步提高投资积极性和投资效率的强劲引擎。
(1)在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双重机制下,国家宏观政策的施行可以引导市场主体在战略产业上的资本集聚,并有效推动了新型投资工具“从1到N”的实践应用。因此,受政策支持的企业在落实产业政策时,可以充分发挥和应用产业政策的资源引导效应,积极寻找和携手外部资本,从而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重要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之中。但同时,如何借助社会资本帮助非支持企业业务升级、结构优化也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产业政策对资本合作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支持新兴成长期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解决民营企业如何打破资源束缚困境,以及怎样培育扶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行业上,中央政府要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资源引导效应。另外,在资本市场上,政府也可大力推广如并购基金这种增加直接金融比重的融资模式,从而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杠杆率,防范金融风险。
(3)现阶段,为更好地实现产业政策的制定目的,即不仅要引导各方资本合作,更要让资本合作后能够真正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充分运用政府基金这一主体:一是让其作为“领头羊”,发挥政府资本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从而充分激发各层次、多类型的社会资本活力;二是让其作为“看守人”,发挥政府资本的监督作用,从而保障资金使用的贯彻落实。因此,政策制定者可大力探索和发展形成“政府基金引导+其他资本跟投+公司产业跟进”的新型政府扶持模式,从而不仅能够以市场化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能更好地在微观层面有效落实宏观产业政策,进而改善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