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
EN

上外迷药案之后,我们如何防范校园投毒?

10浏览
2022/06/21 11:21发布
全国高校发展动态
全国高校发展动态
6月高校动态——上外迷药案之后,我们如何防范校园投毒?

2022612日中午,上海外国语大学发生一起校园“投毒”事件。

在就餐回来后,当事女生尝到咖啡杯里的“味道很怪”,就前往保卫处查看监控,发现自己认识的德语系男同学尹某某向杯子里投放了异物。

在报警之后,公安机关将证物和尹某某带走调查。

 

图片

 

613日,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通报称,投放异物者为该校学生尹某某(男,21岁),其向女生咖啡中投放了半片牛磺酸泡腾片,该泡腾片是从网上购买的。

 

图片

 

61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通报,因尹某某行为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按程序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同时,根据党规党纪,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至此,等待尹某某的还有刑事审判。

牛磺酸在多家网店上被当做催情药叫卖,但实际上并无功效。而该男生故意向女生水杯中投放,显然有着非常明显的作案动机,已经属于犯罪预备。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校园投毒事件并不罕见,其中原因也各种各样。有鉴于此,我们来梳理几起公开报道的校园投毒案,分析其中的原因,并给出可能的防范建议。

 

图片

 

 

01

并不罕见的校园投毒事件

 

稍微检索一下就可以发现,国内外校园投毒事件多次发生,甚至还以铊这种剧毒物质为主。

19941124日,清华大学在校女生朱令遭遇铊中毒,虽然被警方认定为投毒事件,但相关调查却并未进行下去,至今成为悬案。

 

图片

 

19975月,北京大学化学系94级学生王晓龙给两名同学投下铊盐,理由是“过去与自己关系那么好,现在却不理自己了。”

2007610日,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发生三名学生铊中毒事件,同班同学常某以非法手段从外地获取硝酸铊,投在受害人的茶杯中。

2013331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生林森浩在寝室饮水机里投毒,造成其室友黄某中毒死亡。20151月,林森浩被判处死刑。

2015年,斯坦福在读女博士欧阳相宇(音译,Xiangyu Ouyang),疑因找不到男朋友,向同实验室的多名同学投毒。

2018年,宾州理海大学化学系杨某,疑似种族歧视,向同宿舍的黑人室友投毒铊,随后警方还在他的寝室里发现了镉。

2018年,加拿大皇后大学高分子化学博士王子杰(音译,Zijie Wang),因关系不和,向同事兼室友胡某的食物中投毒。

不同于一般发生在初高中的校园霸凌,大学校园更多是发生刑事案件。而在社会上影响广泛的,一是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锤杀室友案,二是2013年复旦大学的林森浩毒杀室友案。

 

02

感觉异味后,她做对了什么?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发现自己的私人水杯有异味,都怀疑是水变质了,之后倒掉清洗,再去接新水,而不会轻易怀疑自己被投毒或下药了。

水杯隔夜水或宿舍桶装水都容易出现变质,尤其是在夏天。

但是,如果仅仅去吃个饭回来,就发现水杯里的水出现了异味,那么就肯定不是水质自身的问题,而只能是别的原因。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这名女生很聪明,在喝咖啡有异味之后,立即吐掉,并检查水杯,发现了其中尚未完全溶解的“异物”。

 

图片

 

而一旦水杯中出现本来没有的异物,那么就显然是被投毒或下药了。

这时候,她直接去保卫处查看监控,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水杯被动过手脚,而同学尹某某也就浮出了水面。

尹某某也是贼人有贼胆,在下药之后还静静观察这名女生是否喝下,并尾随到卫生间看看咖啡是否被倒掉。

可能在觉察出水杯异味的时候,这名女生就发现了尹某某的鬼鬼祟祟,也才能特别注意到他之后尾随自己。

 

图片

 

而第二个聪明之处就是,她并没有完全倒掉咖啡,而是保留部分作为证据,之后通过监控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再之后,报警、抓人和学校通报,顺畅走完全部流程。

听说这个尹某某是班长,还热心公益,曾经作为新生代表讲话,但只要进了局子,这件事就很难被谁再掩盖下来了。

 

图片

 

这里的第三个聪明之处就是,在发现违法犯罪的证据之后,她立即报警,而不是按照校内流程报告辅导员,再由他们报告学院,学院报告学校。否则,不仅流程漫长,也很容易在某一层级上被施压和掩盖下去。

也就是说,只要发现校园犯罪现象,首先要报警,之后才是按照校内流程上报。而只要有了报警和出警记录,学校一般不敢再强行捂着盖着。

 

图片

 

 

03

同学间投毒的成因

 

从上述多个案例来看,校园投毒的原因并不复杂,大都涉及关系不和、学业竞争、性观念扭曲和羡慕妒忌心理。

虽然在学业上问题不大,但一些同学并未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个人生活、与人相处、情绪管理方面遭遇很多问题,既不能自我积极调适,又不愿求助心理辅导。

关系不和主要是,在日常生活相处中,由于言语理解、生活习惯的差异,又不愿意积极沟通,造成寝室内、班级内矛盾,而积少成多,积怨成恨,就为校园投毒预备了行为动机。

学业和科研上的竞争,虽然这种竞争不一定发生在特定个人之间,比如奖学金和保研资格,但个人很容易被代入到与具体某个人的竞争中,而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一些同学就会铤而走险。

生理欲望强烈但性观念扭曲,这主要适用于男生给女生下药,无论在校内集体相处时,还是在校外单独相处时。

个人发展不顺利的羡慕妒忌,无论学业、人际交往和家庭背景,同学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别,而把个人发展不顺利归咎于他人,在心理上为自己找到推脱理由,这是一种心理自保的通常反应,但如果时常沉溺其中,就会造成心理失衡。

在大学生活中,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阶段,每个人都要不断培养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还有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即使有其他人的帮助,这种自我认识和接纳也主要是由自己来完成的,最终才会构建起健全的人格。

 

图片

 

 

04

如何积极防范校园投毒?

 

我们以前是感谢室友的不杀之恩,现在看来,还有感谢同学的不毒之恩。

要防范校园投毒,尤其是同学之间的投毒,需要学校和个人两方面的努力。

第一责任人肯定是学校,特别是重视对化学、生物等实验室的严格管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被偷出和带出实验室。

最明显的例子是,多起同学投毒都使用了铊,而这基本上只能是化学系学生才能接触到如此剧毒物质。

其次,重视寝室、班级内的个人矛盾,在无法调解时可以允许调换寝室或校外租房居住。

还要重视对在校学生的心理测试,以及时筛查出心理有问题的同学,并给予心理辅导和生活帮助。

再次,在自习或外出时,水杯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随时带走,或者选择有指纹密码的水杯;发现水杯有异味迅速检查,必要时去查看监控,发现被人接触时可以报警查明。

而如果是室友投毒和亲密同学投毒,那肯定是防不胜防,只能在发现身体异样时迅速就医,而医生会查明是否中毒。

无论在哪里,总是有坏人,只能自己多留心眼,稍加防范,让那些不良用心者无机可乘;而有了疑心和证据,则要迅速报警,因为警察叔叔会专车送他们去吃几年牢饭!

对于防范校园投毒,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欢迎留言讨论……

全国高校发展动态
全国高校发展动态
文章123
·
总浏览量9271
最新文章
更多
清华钱颖一院长: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
学术前沿速递
2
浏览
还记得自己当初为什么选计算机专业吗?
文晟
4
浏览
2023克拉克奖(小诺奖)授予"逃税专家"——Gabriel Zucman
学说观点
21
浏览
JFE|空气污染不仅影响身心健康,也会干扰投资者的理性决策!
学说观点
9
浏览
JFE|中国股市可以准确预测吗?来自机器学习的视角
学说观点
7
浏览
国际金融顶刊JFE最新研究:中国股市的真实价值
学说观点
4
浏览
热门用户
学术前沿速递
学术前沿速递
文章
299
学说观点
学说观点
文章
298
AIGC交流社区
学说官方
文章
240
未央网
未央网
文章
233
毕宣
中央财经大学
文章
185
王凯
T. Rowe Price
文章
181
热门文章
更多
经济学入门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楚健
·
965
浏览
会议预告|清华五道口绿色金融讲座第一期,邀您探讨“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学术会议动态
·
3261
浏览
如果经济学家连股都不炒,那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李博
·
525
浏览
荒唐!Science论文作者P上自己名字,还写进简历里?
楚健
·
275
浏览
李开复:ChatGPT引发失业恐慌?这20种工作要避开!
我和ChatGPT有个对话
·
251
浏览
Top 100 Economics Blogs of 2023
学术小秘书
·
250
浏览
2022数字经济大会议程发布,邀您参会!
学术会议动态
·
212
浏览
最新综述!AIGC到底是什么?都有哪些应用?一文尽览!
AIGC交流社区
·
203
浏览
于海龙 李成明丨乡村振兴背景下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政策有效衔接的关键环节和路径选择
经典论文回顾
·
183
浏览
TOP前沿: 文本分析方法必读实用指南! 基于文本即数据的机器学习!
经典论文回顾
·
174
浏览